防控疫情系列評論之十九
深網評論員 陳曉晴
提及跟在“深圳”后面的詞匯,第一時間,你會想到什么?“深圳速度”!等到疫情過后,深圳讓眾人記住的特質不僅有造就高樓大廈的“深圳速度”,更有市民的愛心義舉、報團取暖帶來的“深圳溫度”。新華社一篇名為《一張小卡片背后的“深圳溫度”》刷屏了深圳人的朋友圈,“您在家里不是隔離,而是戰斗”,一句問候,讓“居家隔離者”感受到了融融暖意。
有人說“愛一個人是藏不住的,即使捂住他的嘴巴,愛意還是會從眼睛里流露出來”。同樣,一扇門擋不住社區、鄰里之間的濃濃關愛。居家隔離隔絕的是病毒,不是愛心、更不是與我們休戚與共的鄰居、同胞。這份愛心“大禮包”里有不少禮物:社康電話問詢開頭的一句“抱歉”、社區和鄰居相助的米油菜藥、一系列線上的文娛活動……從居家經驗到社康貼心的心理疏導、從對接各類需求到跑腿代買服務,深圳人看到的、聽到的暖心舉措,不一而足。其中最讓人感慨的當屬深圳特區報記者記下的這一幕:“請開門收取禮物!”原來,福田區景田社區黨委攜手福田區廣電文體局為167戶居家觀察的居民送上了167套“暖心福禮包”,并悄悄把禮物放在了住戶家門口。這份驚喜著實讓人禁不住熱淚盈眶。
如果說,醫護人員、解放軍戰士、武警官兵、快遞小哥、基層干部、社區工作人員等日夜奮戰在一線,守護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居民,是打贏疫情戰役的硬實力。那么,深圳的市民素養、深圳人在居家隔離過程中的規則意識、鄰里互助、個體間的人情冷暖則是我們戰勝病毒的軟實力。深圳有許多的光環:全國首個無償獻血100%滿足臨床用血的城市;全市注冊志愿者人數突破175萬,被稱為“志愿者之城”……一座現代化的城市,需要高樓大廈來裝點、需要高新科技鞏固發展根基,更加需要市民的素養來浸潤。
每個深圳人都有難舍的故鄉,但提及自己工作、居住的城市都不免有些許的驕傲。“來了就是深圳人”,這是由移民城市的稟賦帶來的一句暖心呼喊,造就了深圳人崇德向善、守望相助的暖心氛圍。疫情終會過去,恐懼終將消散,那些在非常時期的愛心義舉與鄰里互助,將會久久留在深圳人的心上。同舟人、誓相隨,無畏更無懼!
相關報道:
暖心聚力 攜手抗疫——廣東、云南人社部門開啟首趟“點對點”返粵復工專列
往期內容:
深網觀察 第89期|深圳抗疫科技力量被贊 “硬核” 憑什么 ?
深網觀察 第87期|招數頻出!看深圳如何復工與防疫“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