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李慧 實習生 覃鈺清 )“待到疫情結束,我們還要一起靜候春暖花開。”隔離14天,沒有人將愛推向門外,卻讓溫暖和陪伴一直蔓延,銘記在彼此心中。冬日嚴寒,人心卻暖,疫情嚴峻,服務保障讓人倍感安心。
2月19日,記者來到海鷹大廈小區。
2月19日下午3點,記者來到位于羅湖區東曉路的海鷹大廈,52戶91人,這曾經是被“硬隔離‘’的小區之一,現已解除“硬隔離”。截至目前,小區整體情況平穩,未出現異常或新增感染人員。
52戶隔離人員 生活物資保障齊全
2月3日上午,深圳市羅湖區疾控中心通報海鷹大廈3棟有確診患者和疑似患者,當日,社區便開始對該樓進行封樓隔離,共涉及52戶,91人,其中還包括70歲香港老人1人,臺灣住戶1人。
就這樣,海鷹大廈3棟52戶的隔離生活開始了。從前還熱鬧的小區,瞬間變得安靜,不再有往來的居民出入買菜、遛狗、也不見小朋友在樓下玩耍。只剩社區“三位一體”工作人員與志愿者們化身為小區守護者,為隔離的住戶日常生活物資奔走著。
2月19日,記者在小區大門口看到,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外賣員快遞員都被攔在小區門口外,遞送的物品也都放在小區門口的集中安置點。小區門口有數名東曉街道的志愿者,對進出人員測溫及要求其出示上報信息的二維碼,對進出車輛進行檢查。現場志愿者表示,現在小區的強制隔離已經于17日結束了,但對進出人員依舊采取嚴密檢查。
“隔離期間,沒讓太多志愿者留下,只留了兩組共6位人員,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東曉社區書記王鵬介紹,對于隔離期間,居民的生活物資保障,主要采取了發動愛心企業捐贈和社區慰問,另外就是居民自行線上采購,由社區工作人員將用品送上門。
工作人員為居民分發物資和消殺產品
據悉,2月8日,根據深圳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印發《關于建立健全社區聯防聯控機制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精神,東曉社區在該樓顯眼處張貼“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本樓實行隔離管理”的告示。
2月10日,東曉社區“三人小組”開展聯合行動,再度進入海鷹大廈3棟進行醫學觀察、配送居家保障物資以及開展防疫宣傳。當天下午,愛心企業東立城市更新項目公司送來了大米、花生油、測溫計、84消毒水各60份和醫用口罩500個,總價值2萬多元。隨后,東曉社區工作站、派出所、社康中心組成15人的管控組進入樓內,為樓棟內52戶住戶逐戶上門派送物品,排查發熱、咳嗽人員進行分類診治,同時科普防疫知識,引導住戶正確對待、增強信心。
“三位一體”工作人員為居民送煤氣。
王鵬還介紹,隔離期間,社區給住戶還分發了消殺用品,讓居民隔離期間安心也放心。
“硬隔離”下的“軟服務” 暖心齊度難關
14天的隔離生活,社區想盡辦法讓居民不僅在物資供應上沒有困難,做好服務工作,也為居民精神提供了暖心禮包。
傳遞書香傳遞愛。2月14日下午,一個個紅馬甲身影忙碌在東曉社區海鷹大廈“硬隔離”住宅樓,他們手里提著閱讀包、慰問品等,往“硬隔離”住宅樓52戶居民挨家挨戶敲門傳送。
為充分考慮到居家群眾日常生活的需要以及身心健康的保障,2月14日,羅湖區圖書館副館長吳志敏為東曉社區海鷹大廈“硬隔離”住宅樓單元居民贈送52份閱讀包,街道相關部門送來一批慰問品。閱讀包內容豐富,囊括范圍包含“老中少”閱讀內容,《數字圖書館使用指南》、《防疫知識手冊》、《寶貝閱讀指導手冊》、《書語梧桐》、報紙、雜志。
“這下不會太無聊了!這些書送得太及時了,我是中國香港人,在這里得到各位的照顧和關懷,我們一家衷心感謝!”“硬隔離”住宅樓一名來自香港的深圳居民說道。
溫暖心連心,隔離不隔愛。在海鷹大廈大門口,深圳燃氣員工運來了一瓶煤氣,社區義工何洪斌在詢問得知是居家隔離戶的后,主動聯系當事人親自送上門。在硬隔離的14天日子里,像這種家門口的“義送”,何洪斌每天平均消耗步數1.2萬步。
“我熟悉海鷹大廈,面對疫情,我得要為這個家園做點什么才好。”因為在海鷹大廈工作的關系,何洪斌報名參加了東曉社區成立的聯防聯控青年突擊隊。在隔離區,何洪斌帶頭日夜奔走小區,守大門、搞消殺,為52戶居家隔離家庭提供上門送菜、送快遞、送生活物資等居家服務。當記者問道他的工作時間時,他說道:“只要居民有需要,我就隨傳隨到,忙起來超過8小時。”
“因為是硬隔離區,給大家送包裹什么的,居民有時候一點頭致意拿了東西轉身就走,是怕傳染給我們吧。”何洪斌分享道,雖然疫情形勢嚴峻,但是溫暖與愛從不缺席,當其他志愿者知道他們缺酒精消毒液,雖然物資緊張,也依舊給他們送過來了一些,志愿者和志愿者之間也是是心連心的。
此外,在隔離期間,為方便與居民及時溝通,保障他們居家生活所需物資,東曉社區還專門建立了微信群,隨時了解海鷹住戶的生活需要和心理變化,以便及時做好應對,并及時向他們通報當前防控最新進展,盡全力保障他們的生活。
隔離觀察期結束 愛的故事還在繼續
2月16日24時,52戶居民正式“解封”,該樓的隔離期結束了。“我們特別慰問了確診病例的家屬,還給他們送上了果籃,上面還標有‘歡迎回家’幾個字,希望大家都能平安順利。”王鵬接受采訪時說道。
16日下午,東曉社區黨委、義工志愿者繼續前往海鷹大廈“硬隔離”住宅樓,為他們送去防護、消毒物品。
2月16日,工作人員上門慰問居民并給他們分發消殺用品和生活用品。
“馬上就要解除隔離了,我對你們表示祝賀!如后期有困難之處,隨時與我們聯系。”王鵬對港臺同胞說道。
“社區黨委太關心我們了,昨天剛給我們送來精神食糧,今天又給我們送來口罩、免洗洗手液、消毒液。作為中國臺灣人,我感受到暖暖的關愛!”臺灣人士說完忙向工作人員表示感謝之情。
2月17日,“三位一體”工作人員逐家上門量體溫,發放《解除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告知書》,隔離樓棟下街道辦派駐三名專業安保人員24小時輪班駐守,小區大門口由物業安保、網格員、志愿者進出登記、量體溫、信息申報。
近日的陽光越發明媚,枝頭上的花兒開始綻放著,春天的腳步也似乎悄悄來臨。隔離期結束了,但愛沒有結束。工作人員的辛勞,居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一些熱心居民、愛心企業也慷慨解囊,送維生素E、送口罩等防護物資給一線人員,隔離結束的居民紛紛表示感謝,這些守望互助故事,社區每天都還在發生......
“疫情有期,而關愛不竭。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我們防控疫情,但我們不排斥、不歧視。鄰里有困難,我們就要伸把手。社區每一個人都是這場戰“疫”的戰斗者、居家隔離的守護者。”王鵬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