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月22日訊(記者 劉屹龍)2月21日,福田區餐飲業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引正式出臺,該指引用于指導餐飲經營單位在疫情期間恢復餐飲服務,加強人員管理、經營管理等各項防控措施,保障餐飲服務業復工復產員工安全及公眾用餐安全。
據了解,該指引鼓勵合法經營資格的餐飲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遵循"先部分后全部、先室外后室內、先外賣后堂食"的原則,安全、有序復工復業。同時,按照省、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分區分級防控的要求,及時調整餐飲企業(門店)復工復業工作措施,明確了分級防控措施,精準防控。
四大基本要求護航有序復工復業
(一)安全有序復工復業
嚴格遵循《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印發廣東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分區分級防控工作指引(試行)的通知》(粵防疫指辦明電〔2020〕33號)關于分區分級防控工作要求,鼓勵合法經營資格的餐飲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按照文件要求,遵循"先部分后全部、先室外后室內、先外賣后堂食"的原則,安全、有序復工復業。
(二)營造安全放心環境
餐飲企業可根據內部建筑特點,進行物理改造和通風設備改造,增大通風速率,改善提升環境,為商戶、顧客營造安全放心的營業、消費環境。停業后首次恢復堂食的餐飲單位需全面對營業場所、設備設施、餐具用具等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洗消毒。
(三)做好日常防護措施
餐飲企業要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組,有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制定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經營防控方案和應急處置方案,完善實際執行措施,并做好信息采集工作。企業應配備紅外線測溫儀并嚴格開展進店顧客測溫工作,同時配備消毒液(酒精)供手部消毒使用。
(四)加強就餐人員管理方式
鼓勵餐飲企業為顧客設置戶外交易區,減少入場人數。排隊就餐的顧客,人與人之間應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明確分級防控措施精準防控
(一)I級防控
停止聚餐活動,各類餐飲企業(門店)暫停堂食服務,可開展打包外賣服務。
(二)II級防控
停止聚餐活動,各類餐飲企業(門店)暫停堂食服務,包間可按規范指引啟用。
1.餐飲經營單位入口處應有視頻監控,用餐人員進入前必須測量體溫,體溫超過37.3 ℃或出現有發熱、干咳、打噴嚏等癥狀的,一律不允許進入餐飲場所,一旦發現應立即登記造冊,及時向社區防控小組報告,并提醒其及時就診。用餐人員需佩戴口罩,坐下飲食前最后一刻才脫口罩,飲食完成后須立即佩戴口罩。
2.有外擺條件的餐飲企業可外擺桌椅供顧客用餐,桌椅間距應不少于1米,一桌一人,所有桌椅需同方向擺放,不允許拼桌。每桌顧客就餐結束后,應及時做好消殺工作,才可引導下一桌客人就坐。
3.有包房的餐飲企業可視自身防疫消殺條件進行開放。包房內就餐環境應干凈整潔,只允許擺放一張桌子,且不得拼桌。長條桌同排顧客隔位就坐,對面錯位相坐;圓桌顧客隔位就坐,面對面距離不少于1米。10平方米以下的包房人數不得超過4人,10-20平方米的包房人數不得超過6人,20平方米以上的包房人數不得超過8人。每桌顧客就餐結束后,應及時做好消殺工作,等待30分鐘后才可引導下一桌客人就坐。包間需保持良好通風,優先打開窗戶,鼓勵有條件企業做好通風設施硬件改造,安裝抽氣裝置以加強室內空氣流動。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時,應保證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運轉正常,應關閉回風,使用全新風運行,確保室內有足夠的新風量,每周進行關鍵部件的清洗、消毒或更換。就餐區應避免從事引起揚塵的活動 (如掃地、施工等 )。
4.餐飲經營單位要制定用餐人員可追溯制度,每桌至少要求一名就餐客人出示身份證明,或通過掃碼認證等方式登記其姓名和聯系方式。要做好用餐臺賬,對每一桌客人相關信息、用餐時間、消殺記錄等做好登記,以備查驗、跟蹤。
(三)Ⅲ級防控
各類餐飲企業(門店)可開展限制性堂食服務。
1.餐飲經營單位入口處應有視頻監控,用餐人員進入前必須測量體溫,體溫超過37.3 ℃或出現有發熱、干咳、打噴嚏等癥狀的,一律不允許進入餐飲場所,一旦發現應立即登記造冊,及時向社區防控小組報告,并提醒其及時就診。
2.有條件的餐飲企業(門店),用餐區出入口分開設置。
3.大堂餐桌實際使用數量不超過平時的50%。
4.每桌每批次顧客用餐間隔不低于10分鐘,消毒后再安排下一批次。
5.長條桌同排顧客隔位就坐,對面錯位相坐;圓桌顧客隔位就坐,面對面距離不少于1米。
6.包房(包廂)方面,包房(包廂)較小的,只開一桌,且不得拼桌。兩桌以上的包房(包廂),實際使用數量不超過平時的50%。其余參照 II級防控區要求執行。
(四)Ⅳ級防控
正常提供餐飲服務,餐飲企業(門店)按要求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