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深圳新聞>深圳要聞>

醫護人員一線奔忙 社會各界送上關愛

條評論立即評論

醫護人員一線奔忙 社會各界送上關愛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2月17日,深圳援助湖北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醫醫療隊25名醫護人員啟程出征武漢,加入第四批國家中醫醫療隊。他們舍小家顧大家馳援雷神山醫院,離不開家屬的理解和支持。為及時了解隊員家屬關注和需求,加強對隊員及家屬的關心關愛,2月21日上午,深圳援助湖北中醫醫療隊隊員家屬慰問座談會在深圳市中醫院舉行,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出席座談會。

深圳援助湖北中醫醫療隊隊員家屬慰問座談會舉行

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是醫療隊的堅強后盾

深圳晚報2020年2月23日訊 2月17日,深圳援助湖北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醫醫療隊25名醫護人員啟程出征武漢,加入第四批國家中醫醫療隊。他們舍小家顧大家馳援雷神山醫院,離不開家屬的理解和支持。為及時了解隊員家屬關注和需求,加強對隊員及家屬的關心關愛,2月21日上午,深圳援助湖北中醫醫療隊隊員家屬慰問座談會在深圳市中醫院舉行,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出席座談會。

吳以環表示,國家征調深圳中醫醫療隊馳援雷神山醫院,是對深圳中醫力量參與新冠肺炎治療的認可,也是對深圳市中醫院醫療救治水平的肯定,這是一種光榮,更是一份重托。醫療隊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全力做好病人救治工作。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是醫療隊的堅強后盾,將全力做好醫療隊的后勤保障工作。

座談會上,郭紹舉(隊長劉禹翔丈夫)、楊超(隊員楊艷哥哥)分別代表隊員家屬發言,他們表示,隊員能夠代表深圳中醫團隊出征馳援雷神山醫院,是組織對隊員的信任和認可;作為醫務工作者,疫情面前義無反顧、責無旁貸,相信隊員們齊心協力救治患者,一定能夠盡早取得抗疫勝利。作為家屬,一定會努力工作、照顧好家庭,讓隊員們安心。

市中醫院院長易鐵鋼表示,醫院接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征調,牽頭組建中醫醫療隊,出征收治重癥病人的雷神山醫院,醫院感到無比自豪,這也是各位家屬的驕傲。隊員們積極主動請戰,體現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醫者的責任與擔當。他衷心感謝家屬的堅定支持和充分理解。醫院會時刻關注隊員在前方的工作生活以及物資保障等情況,為隊員和家屬提供有力支持和幫助。

據悉,市中醫院已為每位醫療隊員確定“一對一”聯絡員,加強隊員-醫院-家屬聯系。部分隊員家屬因在外地等原因未能參加座談會,醫院也通過電話等方式進行了慰問。該院婦委會積極落實市婦聯的“你家的菜我來送”活動,每周為隊員家屬提供2次送菜活動;醫院團委也積極落實團省委“青春情暖-白衣戰士致敬行動”,提供加油優惠,贈送隊員子女線上、線下學習課程等活動。

(記者周倩 通訊員 郭岱炯)

每4小時一輪換 切實保證休息時間

市三院為一線醫護人員保駕護航

深圳晚報訊 (記者王宇)疫情期間,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是深圳抗擊疫情的主戰場,為了保證醫護人員始終保持戰斗力,市三院推出一系列舉措為他們保駕護航。

市三院院感科主任黃婷介紹,疫情期間醫護人員也是易感人群,是防控的重點。為了防止醫護人員在治療期間感染新冠肺炎,市三院每天都會對醫護人員進行嚴格的健康監測,當發現醫護人員出現上呼吸道癥狀或發燒癥狀時,會第一時間采取相應手段干預。為了保證醫護人員的工作狀態,市三院推出每4小時一輪換的制度,切實保證他們的休息時間。“我們還會定期為醫護人員進行核酸篩查,做到有問題及時發現。”黃婷稱。

“水電潔物安,衣食住行管”,市三院副院長何清用十個字總結醫院的后勤保障工作。他介紹,為了避免就餐時出現交叉感染,疫情期間,全院采取送餐制。送餐量從原本全天1000份一下子增長到一天5000份。“有位飯堂員工晚上快10點了自己一口飯沒吃還在送餐,全院上下都在為醫護人員保駕護航。”何清稱。為了讓醫護人員頓頓吃上熱乎飯,市三院還給各科室添置了保溫桶和微波爐,在飲食結構上也力求營養均衡。

此外,為了讓醫護人員有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市三院在院內設置了50張床鋪,還就近征用了兩個酒店供醫護人員休息。院內和征用的酒店共可提供500張床鋪,足以滿足三院醫護人員和外來支援醫護人員的休息需求。

中山七院:各界獻愛心讓醫護人員倍感溫暖

深圳晚報訊 (記者周倩通訊員劉曉韻)作為深圳市重點發熱門診醫療機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中山七院緊急啟動臨時發熱門診建設,利用“移動醫院”設備搭建的發熱門診投入使用。全體醫務人員放棄春節休假沖在一線。在醫護人員堅守崗位的同時,也得到社會的尊重和關愛,讓一線的白衣戰士有了更堅強的斗志和更堅定的信念。

1月26日,中山七院發出緊急采購醫用防護物資的公告。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竭盡全力向前線輸送物資。據了解,該院接收到的捐贈物資有醫用口罩、醫用隔離面罩、檢查手套、消毒液、敷料、淋巴細胞分離液、檢驗試劑盒……廣東省僑界海外留學歸國人員協會先后贈送2批物資,中山大學校友黃創賢捐贈20000只手套,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職業人群環境健康關愛基金、深圳市社會公益基金會支持捐贈200千克二氧化氯泡騰片、10000只檢查手套等。

除了醫療物資,該院還收到了許多生活物資和不同形式的關愛。元宵節當天,市領導一行前往該院慰問一線的抗疫人員,還送來了湯圓餃子和牛奶。深圳市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專業委員會聯合深圳市德保膳食管理有限公司捐贈了500余份速熱飯盒。2月19日,深圳翰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向該院捐贈了420支10毫克注射用胸腺五肽。

深圳臺商協會捐贈近160萬元醫用物資

深圳晚報訊 (記者王宇)為助力深圳抗擊新冠肺炎疫情,2月22日,深圳臺商協會捐贈2.6萬套醫用防護服和33.5萬雙醫用手套,近160萬元物資,其中5萬雙醫用手套已于當天直接發往疫情發生地。

疫情牽動在深臺胞的心。深圳臺商協會會長陳忠和表示,在獲悉深圳防疫物資緊缺后,從1月底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尋找貨源,通過全球生意合作伙伴、海外臺胞等多種渠道,最終從南美地區聯系緊急采購了這批防疫物資。

據深圳市紅十字會介紹,目前,這批防護服是該會迄今為止接收捐贈最多的一批。

“我們常說兩岸一家親,疫情面前,兩岸同胞更要攜手共渡難關。”陳忠和說,深圳臺商協會在幫助臺企臺胞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也號召臺企臺胞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為抗擊疫情貢獻臺胞的一份力量。

據悉,這批物資由陳忠和個人出資,以深圳臺商協會及其公司和品光電(深圳)有限公司名義捐贈。截至目前,在深臺企臺胞累計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近1000萬元。

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科醫生劉興華:

細心轉運贏得患者認可

深圳晚報記者 郭宇立

“謀定而后動,知止而有得,急救人從來都是做好準備而戰。”深圳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科醫生劉興華說道。疫情發生后,深圳急救中心在第一時間對院前急救科進行動員及主持指導轉運細節的研究探討。劉興華介紹道,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科重點針對怎樣接觸病患、怎樣交接以及車輛消毒做了詳細的演練及討論,做到安全轉運病患同時醫護人員零感染。

大年初一,這是輪到劉興華值班的第一天,他很快就接到120調度指令:寶安區人民醫院有一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病患要轉運至市第三人民醫院。隨后,急救護士通過電話聯系寶安區人民醫院,詳細了解了病患的情況、生命體征,判定患者病情輕重及車上需要給予的救治措施。“半個小時左右,我們的救護車到達市三院。因為我們前期做了大量準備,這次轉運非常順利。”第一次順利出車讓他對眼下的急救工作有了信心。

不料,當天下午深圳下雨刮風,惡劣的天氣給轉運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難度。風雨交加之際,劉興華又接收到120調度指令:市人民醫院發熱門診,一位從武漢回來的老人是疑似病例,需要轉送至市三院進一步檢查治療。患者是78歲老人,為了讓老人少走路避免滑倒,救護車到達深圳市人民醫院后,盡量停在靠近發熱門診區域。“這趟轉運我們把節奏放慢,讓老人安全上車。”到達市三院完成交接后,這位老人不停通過手勢向急救人表示謝意。

自疫情發生后,最忙碌的一天劉興華能接到8趟調度指令,徹夜奔波直到第二天早上9時才結束工作。直到躺下休息,他還會在腦海中回想當天所遇到的病患,思考如何能夠將急救工作做得更好。

轉運期間,大量的時間精力要用于防護服穿、脫及消殺上,每個人都必須少喝水、少吃東西。“過程是艱辛的,但每次轉運完成我們心里都感覺工作非常有價值。”他說。

踏入醫務人員行列已有14年的劉興華,從心底喜歡這份與時間賽跑與緊急險情作斗爭的工作。在他看來,哪里有需要,哪里就第一時間有急救人。他們日夜奮戰,堅守在防疫第一線。

“沒有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

深圳醫療一線的故事很感人

“沒有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深圳各區醫護人員以戰士姿態全身心投入戰斗。有人長時間穿戴防護用具過敏,吃了抗過敏藥又繼續工作;有人要求把危險的工作留給自己……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白衣戰士傾情付出,有他們在,戰疫必勝!

“請把最危險的工作留給我”

王紅梅是龍崗區第五人民醫院婦產科副護士長,接到疫情命令后,她更改春節陪女兒回老家的行程,第一個報名去發熱門診。

王紅梅從大年二十九連續值班到大年初七,家里十幾歲的女兒也懂事很多,每天變著花樣為她做飯,讓她非常感動。

2月5日,龍崗區五院接到任務,需要對有關人員進行咽拭子采樣。這項工作要近距離接觸患者口鼻,是比較危險的工作,醫院需要組建采樣志愿小組,王紅梅又是第一個報名參加。

在大芬社區采樣時,有些居民樓沒有電梯,她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爬樓梯,不一會就喘不過氣來,汗水也濕透了衣服。到達居民家,她迅速平緩自己的呼吸,然后耐心給需采樣的人員進行解釋,取得他們配合后再采樣。“我知道這項工作比較危險,但是總需要人去做,我是護士長,工作經驗比較豐富,請把最危險的工作留給我。”王紅梅說。

最美援疆醫生

再上抗疫前線

1月28日,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征集派駐醫生到健康驛站值守,為臨時隔離的人員提供醫學觀察服務。2016年王禹燕醫生曾主動報名援疆,這次她又站了出來,主動報名成為福田區首家健康驛站的首批派駐醫生。

第二天上午到達驛站,下午驛站就接收了第一批入住人員——21名需要進行醫學隔離觀察接觸者。第二天,福田區疾控中心經過篩查發現,其中有兩例核酸陽性的患者,晚上11時,王禹燕迅速按照流程聯系市三院辦理轉運手續。把患者送上120車輛時已是次日凌晨1時,沒時間休息,她們又立刻對患者接觸過的所有區域進行消殺,把感染風險降到最低。

如今,王禹燕在同事的心中,不僅是最美援疆醫生,也是最美抗疫醫生。

堅守發熱門診

再危險的操作也去做

“如果需要支援,我報名。”今年剛滿30歲的楊雪是寶二醫(集團)二總醫院(松崗人民醫院)一名有著12年黨齡的“老黨員”。本可以陪著可愛的兒女在家過一個其樂融融的春節,她卻干凈利落地剪掉了自己留了多年的長發,“如愿以償”地投身奮戰抗疫第一線。

然而,第一天工作下來,楊雪便發現她的面部和雙手因長時間接觸防護用品過敏了。自行服用抗過敏藥物后,她選擇默默堅持。現在的她,仍每天靠服用抗過敏藥物,堅守在發熱門診。

在采樣室為發熱患者進行咽拭子采集是楊雪的一項重要工作。在采樣過程中患者會厭反射敏感,采樣棉簽一觸碰到咽部,患者就會條件反射地產生惡心甚至噴射分泌液。有些患者甚至需要多次采集才能成功。這對采樣護士來說,是一項極其危險的操作。對此,楊雪說,“也會怕,但是我必須去做!”

在孩子眼中

媽媽跟奧特曼一樣厲害

1月31日正月初七晚,坪山區婦幼保健院外科接診一名男性患者,訴胸悶、咽干不適,詢問流行病學史發現其子剛從湖北來深過年。測量體溫為38.1℃,當班護士陳文霞立即上報。同時,單間隔離、專人護理、三級防護措施、留觀篩查、告知全科、清潔消毒……一連串防護措施有條不紊。忙完這些,已經快到了下班時間,想到接班的同事又冒著未知風險護理病人,陳文霞主動請戰,當晚由她負責到底。

穿防護服時情況緊急,陳文霞未來得及穿紙尿褲,脫了又會浪費一件寶貴的防護服。考慮醫院防護物資緊張的情況,陳文霞未告知任何人,默默地從當天16:00堅持到次日8:00。

下班后由于患者咽拭子采集的標本結果報告未出,她不敢回家。為了哄孩子,她說自己在忙著打怪獸,而在天真的孩子心中,媽媽就跟超人“奧特曼”一樣厲害。最后,等到該患者及家屬二次核酸檢查結果確定為陰性后,她才安心回家。

門診婦科護士申請加入發熱門診

對體溫異常人員進行檢測、分診和健康知識宣教;挑起碼頭防疫檢查點、高速路口防疫檢查點的重任…...面對疫情,南澳人民醫院在院領導的帶領下全員取消休假,齊心共戰疫情。因工作量大護理人員緊缺,該院協調全院護理資源,組建了新的發熱門診護理團隊。

疫情無情,但發熱門診護理團隊卻處處存溫情。原是門診護士的羅敬霞,護士長安排她在門診婦科工作。眼看大家都沖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排班緊湊,羅敬霞主動聯系護士長,要求參加發熱門診,義無反顧地與前線同事并肩戰斗。

“全副武裝”時刻保持清醒頭腦

在寶安區石巖街道轄區有這樣一群人,接到報告或發現疫情時,沒日沒夜地第一時間開展流調、采樣、消殺,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以保障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他們就是石巖預防保健所流調消殺的黨員先鋒突擊隊成員。

冬春季南方天氣濕冷,但隊員們在“全副武裝”的負重工作條件下,忙起來仍然是一身汗。一邊克服著種種困難和不適,一邊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石巖預防保健所參與流調消殺的12名突擊隊員至今已圓滿完成10名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觸者共20人的流行病學調查、采樣、消殺等任務,共出動226人次參與各項工作。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編輯:施冰冰]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亚洲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 | 午夜性爱在线视频 | 伊人色综合网久久天天 | 久热中文字字幕在线 | 在线观看的AV大片 | 午夜性色福利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