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建成一座擁有千張床位的應急醫院,深圳建設速度再次刷新!這是用效率與時間賽跑,用激情與疫情較量。
1月31日正式開工、2月19日基本完工,近萬名建設者未發生一例感染,一座高水平、現代化應急院區快速建成。時間特別緊、標準特別高、任務特別重,但參建各方依然堅持了高標準設計、高質量施工、高標準建設、科學化管理,圓滿完成了戰平結合、臨床和科研功能一體化的應急院區建設項目,展現了新時代的深圳速度。
新時代的深圳速度如何煉成?成于市委市政府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成于堅持協調聯動、統一指揮,黨建引領、凝聚合力,科學規劃、精心組織;成于各參建單位迅速響應、通力合作,近萬名建設者全力以赴、晝夜奮戰;成于努力確保項目有序推進的同時,做好現場疫情防控;成于一座城市眾志成城的戰疫擔當。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應急院區建設,為守護市民健康防線保駕護航,也將為疫情防控提供后備保障。
同疫情賽跑,與病魔較量,拼的是時效,拼的是應急體制機制,拼的更是城市治理能力。應急院區的建成,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健全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全面提高深圳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而應急院區建成的驚人速度背后,是硬核的深圳實力,是先行示范的實干作風,集中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作為全國最大的移民城市,春節假期過后,將有逾千萬人返深、200多萬家企業復工。面對疫情防控“大考”,深圳第一時間響應,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緊急啟動公共衛生應急處理機制。按照全國“一盤棋”的要求,深圳嚴格落實上下聯動、左右協同、聯防聯控的工作機制,為超大城市應急治理作出了有益的“深圳探索”。深圳堅持法治為先,善出政策實招,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民合力變“兩難”為“兩全”。疫情防控期間,深圳不僅充分展現了大數據優勢和創新力十足的“科技范兒”,還洋溢著“城能入、家能進”“來了就是深圳人”的濃濃人文關懷情。勇于擔當的深圳,戰疫有力度有溫度有成效。
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當前,深圳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但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拐點尚未到來。應急院區的建成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仍要繼續完善應急預案,確保院區隨時能夠投入使用,為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提供堅實保障。全市上下更不可有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松勁心態,繼續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奮力奪取“雙勝利”!(深圳特區報評論員 莊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