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親歷:我在蓮花三村社區當志愿者 近距離體驗基層疫情防控工作的細致與辛苦
2020-02-26 17:56
來源: 深圳晚報

記者親歷:我在蓮花三村社區當志愿者 近距離體驗基層疫情防控工作的細致與辛苦

人工智能朗讀:

這幾天,在上班或回家的路上,途經一些小區門口時,不時會發現一些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身影。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志愿者之城"深圳,"紅馬甲"早已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此次疫情期間,"紅馬甲"也充實到防控一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2月24日,我在福田區蓮花三村社區福蓮花園當了一次志愿者。兩個多小時下來,我和其他志愿者,與社區工作人員和社工一起,始終沒得閑。我真切地感受到,雖然他們做的事,談不上轟轟烈烈,卻也是防疫戰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或缺。

而蓮花三村社區工作人員及志愿者的工作,正是深圳基層疫情防控的一個縮影。

應征

蓮花三村社區招募志愿者的征集令是發在"戰疫先鋒"小程序里的。小程序由深圳市委組織部和騰訊公司于2月中旬聯合推出,現在已成了許多社區、企業征集疫情防控志愿者的平臺。

24日上午,我在"戰疫先鋒"中看到了蓮花三村社區征集志愿者的啟事,一看時間正合適,便報了名。聯絡人告訴我,要身體健康,最近沒有去過疫情發生地,沒有確診或疑似病例接觸史,做好個人防護。她特意強調,最好打車前往,因為按照相關要求,外來車輛不能進入小區。

蓮花三村社區包括長福花園、福蓮花園、紫玉花園、振業花園、現代苑小區、集福居等六個住宅小區和現代園一個商業單位,轄區人口近1萬人。

集合地點是在長福花園內的蓮花三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經歷了嚴格的出示內有個人申報信息的二維碼,測體溫等程序,下午2時15分,離要求的集合時間還有15分鐘,我到了集合地點。志愿者大多到了。登記,領取紅馬甲,黨員佩戴黨員徽章,秩序井然。因為都戴著口罩,無法看清他們的長相,卻能感受到他們眼中流露的熱情與真誠。

蓮花三村社區在"戰疫先鋒"小程序中發布了幾次志愿者招募信息,任務不盡相同。我們當天的任務是,張貼引導市民自主申報個人信息的海報,幫助小區整理快遞,幫助有需求的特殊家庭提供采買送等服務。

上崗

任務看上去比較簡單,但做起來也不是那么輕松。因為是周一,此次前來的志愿者只有7人,加上社區工作站部分工作人員和5名專職社工,總數不到20人。這些人分散開來,每個小區的人就不多了。

福蓮花園是蓮花三村六個住宅小區中最大的,有23棟,1100多戶居民。我和社工隊的程隊長以及即將畢業的準社工琪琪,負責福蓮花園的南片區。

海報,小區每棟樓每個單元都要貼到。用程隊長的話來說,就是"不留盲區,不留死角"。福蓮花園需要張貼的海報就近一百張。

我拿了一張海報,試圖扯開背面的雙面膠,但戴著手套的雙手無比笨拙。幾番鼓弄下來,雙面膠就是不聽指揮。而程隊長,已經貼完兩個單元了。原來,她是一只手戴著手套,用不戴手套的手去撕雙面膠,而用戴手套的手把海報粘貼在墻上。這樣,既能盡量防范風險,又可以提高效率。

深圳在疫情防控宣傳方面可謂下足了功夫。單從海報來看,福蓮花園每單元的樓道里都貼著十幾張海報,這些不同防控階段不同職能部門印發的海報,前期都是社區工作站的工作人員和專職社工張貼的。志愿者的加入,是近幾天的事兒。

陽光很好,但福蓮花園戶外的人不多,不去上班的以及沒有緊要事情要做的人,大多響應政府的倡議,宅在家里。一位出來到垃圾的阿姨看見我,遠遠地豎起了大拇指。那一刻,我心里暖暖的。

因為疫情防控需要,福蓮花園把南門封住了,只留一個北門,也是層層把關。快遞小哥只能在大門外,透過鐵柵欄的縫隙進行配送,而把快遞按樓棟分揀并擺放好,以及為特殊群眾送上門等服務就需要社工和志愿者來完成了。這個任務同樣不復雜,難的是量太大。

當我到達南門時,社區請來的臨時義工小王(化名)正忙著分揀快遞,他已經堅持好多天了。臨時擺放點的三張長條桌上,已經堆滿了,而鐵柵欄的下方,還有許多快遞尚未分揀。

有我的加入,處理快遞的速度快了起來。眼見沒有多少了,我剛松了一口氣,另一位快遞小哥的身影又出現了。幾分鐘后,地上又是一堆快遞。

對于激增的快遞量,小王搖搖頭,笑了。"能理解,都不愿出門,但日子還得繼續。是不?"

外賣也不少,也是從鐵柵欄的空隙中完成對接的。一位大叔到南門,從我們手里接過剛送到的生日蛋糕。當天是他老伴的生日,特殊時期,只能簡單過了。我們真誠地祝福老人生日快樂,大叔連聲誠謝。

送水

正在忙著,小王拿起一份快遞,說要給一個居家觀察的家庭送上門。我一聽,便連忙跟了上去。

這家人是從疫情發生地回深的,居家觀察期還沒有結束,這也是當天福蓮花園小區最后一戶還在居家觀察的家庭,之前還有一些家庭,觀察期滿,自由了。因為居家觀察,取送快遞以及采買等平時可以自己完成的事,都需要有人來幫忙。而這個任務便由社區工作人員、社工、義工以及志愿者來完成了。

在這戶人家的樓棟口,小王撿了一塊長條形的石頭。我有些不解,問其故。小王解釋說,用來敲門的,非常時期,還是謹慎點兒好。

梆梆梆,石子敲門的聲音不大,但很脆。門半開,探出半張戴著口罩的臉,是位女士,看起來年紀不大。接過快遞后,她又遞出來兩個空的純凈水桶。"麻煩你們幫我把桶送到小區南門,辛苦你們了!"

回到南門口,程隊長用酒精為我和空水桶消毒,涼涼的。"不用這么緊張吧?""還是謹慎點,對人對己都好。"

十分鐘后,一名送水工隔著鐵閘門把空桶取走,又遞過來兩桶水。我把水放進小區管理處提供的推車上,又朝著那戶人家走去。

梆梆梆,我用石子敲門的聲音也很清脆,還是那名女子開門,里面隱約有孩子的說話聲。為了讓她更方便,我盡可能地把桶往她家門內推。她可能也知道了我的想法,連聲道謝。我趁機和她聊了幾句,她說社區工作站很細心,給了她們很多關心和照顧。對他們的付出,她非常感激。"一起都會好起來的!"

堅守

不知不覺,天色將晚,我們的服務結束時間也到了。在返回黨群服務中心的路上,遇見蓮花三村社區黨委書記伍榮秀,邊走邊聊。她很忙,十幾分鐘的路程,接了幾個電話,都和疫情防控有關。她對社區的基本情況和防疫動態如數家珍,只是聲音有點嘶啞。

"我還好,還能堅持。"伍榮秀輕聲說,但我能感受到她堅持背后的絲絲疲憊。后來,蓮花三村社區黨委副書記江少敏告訴我,在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里,伍榮秀只回了四次家,辦完事,又匆匆返回工作站。

對于個人,伍榮秀不愿講太多。在她眼里,好多人都在堅守。她說,確保疫情防控不留死角,不留隱患,是她和同事們的共同目標。對于志愿者,伍榮秀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招募志愿者,是為了讓志愿者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讓保安等一線人員能適當休息一下。她沒想到,志愿者會如此踴躍。幾次召集,已經有100多人次參加志愿活動了。就在當天,還有四名兒童醫院的醫護人員,趁著難得的輪休機會,來到社區參與志愿活動。她還特意提到了社區一位80多歲的老人,雖不能到現場參與志愿活動,卻一直用充滿正能量的詩和書法作品在社區微信群里為一線人員加油鼓勁。

"志愿者們都很棒,他們幫社區做了好多事情。他們的付出,我們社區居民都會記得。"伍榮秀說,"當然也謝謝你,歡迎你有時間再來我們社區當志愿者。"

離開的時候,天邊,有很美的夕陽。小區門口,一位手拿測溫槍的"紅馬甲"還在堅守著。加油!我沖著他翹起了大拇指。

深圳晚報記者徐再杰

[編輯:高暢韻]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日韩精品福利性爱 |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 | 性刺激的欧美三级中文字幕 | 台湾国产1区2区 | 亚洲v日韩v欧美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