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系列評論之二十五
深網評論員王俞
日前,為了緩解疫情期間市民停車難的問題,深圳市交警局推出了一項惠民政策:將全市99條道路設置為疫情期間機動車臨時停放區,市民可在規定道路、路段最右側車道有序停放機動車。這項因時制宜的舉措一經發布,就收獲了眾多車主的一片叫好聲。有網友留言道:“心里的石頭終于落地了,為交警蜀黍點個贊!”
無疑,深圳交警在此時此刻推出設置“臨時停放區”的做法是充滿人性化的,不僅體現了管理的創新,更凸顯出滿滿的人文關懷,更彰顯出了一座城市的溫度。
在疫情防控期間,深圳市很多社區小區都實行圍合封閉式管理,絕大多數的住宅小區以及商業辦公樓只允許月卡車輛進入,這就使得部分小區業主非月卡車輛以及外出辦事車輛無處可停。甚至一些駕車上班人員也常因停車位置不佳而“心懷惴惴”。深圳交警在指定地方設置“臨時停放區”,就是在給市民吃一顆“定心丸”,用實際行動傳遞著暖心的抗疫支援信息:“戰疫不用愁,車輛我替你看著”“這里你放心停,請安心復工復產”……讓市民安心又暖心。
筆者了解到,此次深圳交警在全市范圍內劃出的99條“可臨時停放”道路,都處于非繁忙路段或小區、城中村的周邊,在原特區外的部分,還有很多都設在了工業園區附近,這樣不僅有效地緩解了市民的停車壓力,也為全市的復工復產工作順利提供了支持。
設置“臨時停放區”是現代法治文明的應有的追求,符合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定位。道路交通管理作為一種公共規則,在疫情防控期間,對原有的道路交通管理規則進行適合時宜、符合民意地調整,既能夠順應民意、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也可以在維護公共交通秩序的同時防范安全風險。我國《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管理辦法》就明文規定,在保證交通暢通,不影響社會治安環境的條件下,鼓勵設置臨時性免費停車場所,鼓勵社會公益性場所提供免費停車服務。
因此,在特殊時期在非繁忙道路劃出“疫情期間機動車臨時停放區”,不僅僅體現了深圳“以民為本”的治理理念的進步,也是深圳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的集中體現。
深圳是一座創新之城,愛心之城。在推進疫情防控和助力復工復產的“征程”上,除了交警部門外,深圳很多部門已經拿出了相應措施,也贏得了無數點贊,體現了各個部門在疫情面前的主動作為主動擔當。在疫情發生后,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調整了宜停車泊位的在疫情防控期間的收費標準;市醫保局也已發文,疫情期間允許企業延期繳納醫療保險費,不收取滯納金,補繳補辦也不影響個人權益記錄;很多區很多街道也推出了各種減輕企業負擔的辦法,助力企業項目全面復工復產……
以上種種舉措,都在傳達深圳這座城市的治理理念,是以人文關懷對市民大眾內心公共道德感和城市歸屬感的善意邀約,大大提振了市民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提升了深圳這座城市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當然,任何行為都應該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開展,設置“臨時停放區”也并不意味著市民可以在該路段肆意亂停,若將車停在斑馬線、黃方格、人行道等妨礙車輛或行人通行的位置,仍會受到交警部門的依法處罰,相信深圳的市民都能自覺遵守,與這座城一道共克時艱。
相關報道:
視頻:疫情期間這些小區周邊99條路違停不處罰,有你家小區嗎?
往期內容:
深網觀察 第95期|用法律規范“盤中餐” 只是全面禁“野”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