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3月6日訊 這輩子都沒去過幾次醫院感染科的我,來監利以后很快就把監利縣人民醫院感染科基本上摸了個熟透。在這里我認識了感染科副主任黃建平,一位和深圳醫療隊并肩作戰的當地醫務工作者。
黃建平
最早跟我提起黃主任的是深圳醫療隊的范昭。那時候我剛到監利,跟大部分隊員還都不熟,范昭因為是北大深圳醫院急診科的一位領導,而他的一位老部下曾經是當年和我在映秀前線一起同生共死的戰友,所以出發前特意把范主任推薦給我認識,這樣一來我跟范主任自然就熟絡得快了很多。范主任到監利以后很快就去縣人民醫院接頭,回來以后他告訴我,這里有個黃建平副主任,很了不起,監利最早的新冠肺炎病例就是他發現的,監利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他寫好了遺書,帶著當地醫護人員硬扛到海南和廣東醫療隊趕來增援。
黃建平(右)在病區與同事研究治療方案
但后來黃主任跟我熟了以后卻對當初寫遺書這件事顯得有些難為情。“你別再提這個事兒,那時候一天幾十個發熱患者住院,我是真的有點兒緊張。聽說喝酒有助于抵抗病毒,我還特意把朋友送給我的一瓶高度酒放在宿舍,下班以后就喝兩口。實際上喝酒是沒什么用的。”他有些自嘲地笑著說。
疫情嚴重時,只能在辦公室里休息的黃建平
脫下白大褂,醫生也是普通人。是人都會有害怕的時候,但作為醫生,明明害怕也得頂上去,就像迎著子彈沖鋒的士兵。我覺得這樣的黃主任很真實,所以我沒聽他的,還是把他這個事兒抖落出來了。
黃主任告訴我,1月19日下午,一位由武漢返回監利的發熱、干咳病人來到監利縣人民醫院就診,經過血常規和肺部CT檢查,黃主任敏銳地察覺到這名患者并非尋常肺炎。他立即上報醫院,并采取收院、隔離、對癥治療,由此監利縣人民醫院正式進入戰疫狀態。
黃建平(中)與監利縣人民醫院感染科部分醫護人員在工作崗位上的合影
隨后春運返鄉潮高峰很快到來,醫院發熱患者開始突增,收住病人持續增加,按照院領導指示,感染科立即開始調整床位,調整醫生班次,收治發熱患者,加強防護調配。黃主任全程參與,每天忙得昏天暗地。尤其是隨著縣中醫院隔離病區的展開,感染科主任和另外一位醫生被派到中醫院支援,人民醫院感染科所有的擔子基本上就全壓在他身上了。每天要下好幾次病房,查看所有患者的診治情況,了解病情變化、做流行病學調查、采集患者信息、上報疫情、參與會診......每天工作電話上百計,吃住都在科室,連醫院集中隔離的宿舍都很少回去,更別說顧及家人了。在連續奮戰了半個月后,他才第一次接到了八十多歲的老父親打來的電話,頓時鼻子一酸眼眶泛淚,原來父母在家里用的是每天洗了重復使用的口罩。
黃主任的同事告訴我,在這里工作了二十多年的黃主任是一個樂觀、豁達,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對于平時大家望而退步的感染性疾病,他總是說只要做好防護,就沒什么可怕的。但談到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曾經歷過“非典”作戰的黃主任卻面色凝重:此次疫情隨春運大潮洶洶而至,潛伏期長、恢復慢、傳染性強,絕不可以掉以輕心。后來我特意翻看了黃主任的微信朋友圈,發現他前兩年一年才發五六條文章,但今年1月23日他發第一條朋友圈開始,一個多月來他已經發了9條文章了,當然,每條都和戰疫有關。其中他在2月22日的朋友圈里這樣寫道:和廣東的老師們共同奮戰了一周。
人,輕松許多!
識野,開拓!
知識,增長!
感悟,良多……
我算了一下,從疫情爆發到現在,黃主任已經40多天沒有回家了。從監利到全國,所有奮戰在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都和他一樣:上班在戰場,下班在隔離。他們當中有人已經殉職,但更多的人選擇逆行而上,其中就有來自北大深圳醫療隊的17位勇士。
在海南和廣東醫療隊的大力支援下,目前監利的戰疫形勢已經徹底被扭轉,截至今天,全縣在院患者還有42人,較廣東醫療隊剛到監利時,在院患者人數減少了80%以上,監利縣防疫指揮部已于3月5日正式撤銷了除縣人民醫院外的另外三家定點醫院。3月4日晚8時26分,已經提前獲知消息的黃建平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寫下了這樣一句話:下班了,快結束了!
是的,經歷了黎明前的黑暗,監利戰疫勝利的曙光,已經清晰可見了。
(作者:深圳報業集團特派荊州記者 李晶川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