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醫院,深圳醫療隊的中醫療法取得成效,患者病情好轉。
深圳特區報2020年3月7日訊 3月5日,深圳醫療隊中醫隊隊長劉禹翔收到一條短信,信息說,我是23床的病患老王(化名),轉院進入雷神山醫院六病區的7天治療,改變了我的命運、人生,你們讓我看到希望,感謝你們,你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信息共278個字,沒有標點符號,是一位77歲老人,躺在病床上,耗費一個半小時編寫所成。從病危到健康,如今,他和醫生一起戰勝死神,逐漸康復。
驚心七日:把病危老人從死神手上搶回
記者看到這位老人時,他正在病房里慢慢行走,讓人絲毫看不出,幾天前他還是躺在病床上不能動彈的危癥病人。
2月22日,雷神山醫院感染三科六病區轉來一名重癥病人:77歲,男性,不能自理。推著病人進入病房,深圳醫療隊員李燕君清晰記得,病人當時意識模糊、身材枯瘦、不能進食、不能飲水、身體不能動彈。躺在病床一派無望的樣子。“看著老人的樣子,真是讓人心酸、心痛,不知道老人經歷怎樣的遭遇。”李燕君說。
接下來的日子,隊長劉禹翔和李燕君、林博等一干醫生護士齊上陣,不時關注病人的生命體征、身體狀態,飲食以及身體反應。老人病情很重,但劉禹翔醫生表現得舉重若輕,她說:“對老人的救治,我有信心,我們團隊各個都是精英,急救、針灸、扶正祛邪,我們都有行家里手,有能力也有辦法。”
事實上,也就是前兩天,深圳醫療隊員衣不解帶堅守在病人床前,喂食、喂藥、針灸的同時加上西藥配合,很快老人的情況好轉,逐漸從危重癥轉為重癥,意識逐漸清晰,最后可以自己吃飯、喝藥、說話。
“進入醫院之時,我已經放棄了自己,看著家人備受病毒折磨,自己身體又被病毒折磨,我就想放棄了。”王先生說,朦朧中,一團白色身影像光一樣照亮了他,給他希望和光明。也正是如此,他才有信心活了下來。
百字短信:每一個字伴著淚水
經過深圳醫療隊7天的精心照顧,王先生身體康復。每次看到劉禹翔醫生查房,都喜笑顏開地和劉醫生打招呼、聊天。“深圳醫療隊隊員,特別是劉醫生,他們不是我的親人,卻勝似親人,剛開始我不能自理,大小便都是她們照顧,我很感動,抑制不住心情在醫患微信群里給劉醫生表達感謝。”
說起編寫信息,老人有點不好意思,他說,自己平常不怎么用微信,寫感謝信時,忐忑許久,最后還是花了一個半小時,一個字一個字將自己想說的話、想表達的感謝寫了出來。“我不會寫,也不怎么會用手機,寫得不好,也無法表達自己的感情和心情。”用老人的話說,疫情打垮了自己,是深圳醫療隊拯救自己,即使自己的孩子后輩,未必能像深圳醫療隊員這樣一盆屎、一盆尿地天天照顧、日夜守候。
王先生說,給劉醫生、深圳醫療隊員編寫感謝信時,自己的眼睛一直被淚水浸泡,淚水像下雨一樣,滴滴答答掉下來,可以說每一個字,都伴隨著淚水寫成。“深圳醫療隊員就是我的家人。”老人感嘆道。
又訊(深圳報業集團特派武漢記者唐光明何龍)3月6日下午,雷神山醫院六病區一名曾經戰斗在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經過深圳醫療隊的全中醫治療后,康復出院,面對記者采訪時,她說,深圳的醫護人員不僅把她從死神身邊搶回,還讓她迅速康復,現在身體好了,她還要上一線和深圳醫療隊并肩作戰。
這位病人姓王,住院以前,曾是一名在一線戰疫的醫護人員,從春節到感染一直奔波在醫院工作,直到在崗位被感染倒下,才離開崗位。說到這里,王女士眼里淚光瑩瑩,在還沒有轉院雷神山之前,和王女士一起被感染、一起入住醫院的同事最終抵不住病毒侵害,離開人世。看著同事離去,王女士很傷心,一度情緒低落,入住雷神山醫院之后,一直期望有一個老中醫給予治療。
“老中醫來了,我來了!”劉禹翔一邊和王女士開玩笑,一邊把王女士送出病區大門,這一刻,王女士眼淚再次奪目而出。“最初我對深圳中醫療法抱著懷疑的態度,劉醫生給我扎針之后,立即感覺身體輕松很多,再一喝湯藥,很快就好了起來。”王女士說,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想不到自己還可以走出醫院。
劉禹翔說,王女士主要是心情抑郁,另外就是寒濕嚴重,伴有嚴重哮喘,所以感覺自己沒有希望了,劉禹翔給她開了二劑小青龍加附子湯,服一劑后氣喘胸憋開始好轉。出院離別之時,王女士說,現在自己已經好了,一定要再次回到戰場,和深圳醫療隊并肩作戰,要去爭取最后的勝利。
■深圳報業集團特派 武漢記者 唐光明 何龍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