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深圳正一手緊抓疫情防控、一手推進復工復產。在與困難奮戰的同時,深圳依然在穩步推進既定的奮斗目標。3月11日,深圳舉行發布會對外解讀《深圳市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重點任務清單》。這一被譽為優化營商環境的“深圳一號改革工程”任務清單,涉及14個重點領域,共提出210項具體改革舉措。
過去的一年,深圳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不斷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2020年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和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具體“施工圖”中,深圳定下的目標是,要在今年底達到相當于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排名前30名的水平,到2025年接近全球城市前列水平。盡管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但深圳沒有被打亂陣腳,依然堅定前行。
眼下,深圳更需要優化營商環境去化解疫情帶來的挑戰與困難。深圳不僅需要提升發展效率,去追回因全面停工停產而失去的時間;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使國際經濟面臨下行風險,也給外向型經濟突出的深圳帶來了巨大影響。深圳需要針對性、輸血型舉措去幫扶企業,但更需要催生內生動力的造血型舉措,讓企業強壯起來應對挑戰。
持續縱深推進營商環境改革正是均衡普惠的好辦法,營商環境的優化將使所有企業受益,也最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與創造力,從而讓深圳獲得更大的發展動力。
這份任務清單瞄準“國際一流、國內最優”、對標世行評價體系和國內評價體系。210項改革舉措包括再推100個“秒批”事項、實現企業開辦“零費用”、擴大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等等干貨,充分體現了深圳優化營商環境思路的清晰縝密,那就是堅持“改革先行”“法治先行”“智慧先行”“信用先行”四個先行。
營商環境的優化說到底就是要把營商成本降下去、把服務效率提上來,四個“先行”正是圍繞這兩個大方向展開。
“改革先行”可解決營商環境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不讓營商環境有短板、有盲區;“法治先行”,將進一步鞏固深圳的法治化優勢,提高營商環境的公平透明和可預期性;“智慧先行”有利于縮減審批事項、再造業務流程、降低經營成本,全面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度和精準度;“信用先行”則將充分發揮市場經濟信用經濟的特點,鼓勵企業珍惜信譽,有利于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同時也將提高監管效率和降低監管成本。
四個“先行”一起發力,相信深圳的營商環境將得到全方位的優化,并有助對沖經濟下行風險帶來的影響,力保全年發展目標的完成。滄海橫流顯本色,肩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重任的深圳正需要這樣的氣魄與作為,以回應歷史的選擇。
本報評論員 胡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