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2020年03月17日訊 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事關經濟轉型升級和民生就業大局。記者昨日從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獲悉,為克服疫情影響,優化深圳營商環境,深圳金融業用足政策,構建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融資服務體系,為實體經濟引來源頭活水。
為企業提供資金活水
“一直以來,深圳金融管理部門和金融機構不斷通過制度、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加大對小微企業金融支持。”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9月,市政府出臺《關于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若干措施》,提出了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的11條舉措;2018年12月底,市政府又出臺《關于以更大力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四個千億”計劃。目前,這些政策仍在有效期。
“今年2月是抗擊疫情的最關鍵時期,深圳及時出臺‘惠企16條’政策,其中涉及企業融資的扶持政策為中小微企業解決實實在在的難題。”該負責人介紹。
“惠企16條”中包括提高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比例,對各商業銀行2020年2月1日至6月30日新增貸款的風險損失補償比例上限由50%提高到80%,鼓勵銀行機構提高中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
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的擔保費減免30%。高新投集團實行“增額減費”,對抗擊疫情做出貢獻的企業,最高給予3000萬元擔保額度,提供擔保費7折的優惠;深圳擔保集團實行“分段優惠”,對疫情防控企業擔保費實行5折費率。
政府性融資再擔保機構全年免收再擔保費。針對2020年全年期間,擔保機構為中小微企業銀行貸款提供擔保的,符合單筆貸款金額3000萬元以下,貸款期限3年(含)以內的擔保貸款,免收再擔保費。
對于從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期間獲得深圳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新增貸款(展期視同新增),按實際支付利息的50%給予總額最高100萬元的貼息支持。
深圳證監局溝通爭取將中小微企業或小微企業主、個人對于已到期的股票質押協議展期3-6個月。
加大民營企業平穩發展基金支持力度。符合條件的我市優質中小企業,單個可申請最高3000萬元的資金支持,并在平穩基金原債權支持利率的最高限額基礎上給予7折優惠。
真金白銀為實體經濟紓困
為助力解決企業抗疫期間的資金需求,金融科技出拳助力。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會同深圳人行、深圳銀保監局,在深圳市創業創新金融服務平臺上增設“戰疫”專區,為企業提供融資對接、政策查詢、續貸、融資需求等綠色通道服務。“戰疫”專區從啟動部署到正式上線,僅用4天。“戰疫”專區還聯通了“i深圳”,方便企業多渠道登錄。
自“戰疫”專區上線以來,有16家銀行在專區發布“抗疫貸”“普惠小微應急貸”“抗疫周轉債”“抗疫訂單貸”等41項金融產品;486家企業向平臺提出融資需求40.5億元;目前專區累計授信2539萬元,實際成功發放1700萬元。
3月1日,銀保監會、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5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的通知》。深圳嚴格落實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相關文件精神,目前,我市各有關金融機構如深圳建行、工行、郵儲、南山寶生村鎮銀行等,對中小微企業實行無還本續貸,切切實實給予企業一定緩沖期。
用好用足央行專項金融扶持政策,為企業資金輸血。深圳人行相關負責人介紹,疫情期間人民銀行安排了3000億元疫情防控專項再貸款,深圳共66家全國性和地方性重點企業獲得“抗疫專項貸款”下授信余額462.75億元,其中,33家企業獲得優惠利率貸款56筆,金額14.66億元,財政貼息后,企業實際融資成本平均不到1.3%。
2月26日,人民銀行再次安排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支持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同時,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至2.5%。同時,深圳人行對抗擊疫情和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信貸需求,加快再貸款、再貼現政策辦理進度,加大投放力度;開通票據再貼現綠色通道,優先審批疫情防控、民生領域的票據貼現業務,簡化審批流程,免收合同貿易背景資料,減少單張票據票面金額、貼現利率限制條件,將辦理時間嚴格控制在2個工作日。
“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業的根本。”市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當前最重要的“幫助企業抗疫和復工復產”這一核心任務,結合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重點任務清單,深圳將從優化企業金融服務配套支持支持政策、合規推動政務數據開放、加強金融科技應用,增強債券市場融資功能等方面,進一步提升企業融資便利程度,優化企業發展營商環境。(記者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