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寶安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張釗 通訊員 溫秋圓 馮夢琳)天氣轉暖,大街上的行人漸漸多了起來。進出餐飲店的食客寥寥無幾。房屋中介店的老板坐在門口發呆。馬路邊快遞堆了一地,取快遞的人行色匆匆。
陳旺軍戴上口罩,穿上紅馬甲,又開始忙碌起來。
春節持續至今的防疫工作,剛剛讓人看到了希望,他卻絲毫不敢松懈,繼續堅守一線,站好自己的崗位。
陳旺軍是深圳市寶安區松崗街道黨建服務中心主任,受組織選派,同時擔任江邊社區黨委書記。
今年春節,忙碌了一整年的陳旺軍,終于盼來了回家團圓的日子。
對聯貼上,新衣穿起,爆竹聲中除歲,父母樂得開懷,可愛小兒繞膝。
突然的,新冠肺炎疫情擊碎了靜好,讓所有人焦慮擔憂。這個冬天仿佛格外寒冷、漫長。
到居民小區協調解決卡口防疫檢測困難。
大年初二,陳旺軍接到了立即返崗的通知。上三年級的“老大”,一夜間長大,哭著不讓爸媽去危險的地方。安撫好孩子情緒,他馬不停蹄趕回深圳。
深圳的大街,前所未有的冷清,車子也稀少得很。
年初三,全員返崗,投入抗疫前線。身為江邊社區黨委書記,陳旺軍的職責是帶領團隊,守護好社區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江邊流動人口多,園區企業多,城中村出租屋多,是松崗典型的“三多”社區。防控形勢復雜,管理難度大。
與病毒搶時間。
陳旺軍來不及多想,迅速扛起統籌防疫工作的擔子。社區黨委率先推出“包片定責”防控模式,對269家工業企業,417家三小場所,569棟共8293戶居民住宅樓,實施圍合封閉管理。
社區卡口防疫工作機制得到肯定。
為了更好地落實各級各部門對防疫工作的指示要求,他深入走點調研,研究封閉口和監測點位置,梳理形成一套職責分工和防疫流程。
對江邊社區,他傾注了許多感情。大局上,他要統籌協調、組織動員、應急處置;細節上,分片包點、上門服務、卡口防疫、看望慰問等,都要想在前面,落到實處。
最難的是,兩平方公里的江邊社區,有湖北籍居民2600多人,春節后還有1600多人尚未返深。組織力量和當事人溝通暫緩回深,是刻不容緩的一項工作。
對于重點疫區返深人員、有接觸史人員等,江邊社區嚴格對其進行隔離觀察。在陳旺軍的組織下,率先成立“三位一體”專職小組和防疫服務等專門隊伍,嚴格按照街道“三位一體”54321工作要求,每天對隔離人員進行身體狀態詢問及登記,同時提供必需的生活保障服務。
到轄區旅業酒店指導防疫和旅客入住規范。
陳旺軍的神經,一直緊繃著。
防疫初期,他和社區“五員”代表走訪寶安山莊小區,接到群眾加強小區防疫的訴求。針對該小區物業防疫工作人員嚴重缺失,物資力量薄弱,他急群眾之所急,立即協調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成立工作組強化保障力量,迅速開展防疫宣傳,規范衛生保潔,為居家隔離業主提供送菜送水、快遞中轉等服務,安排消殺隊對小區進行消殺,解決小區實際困難。
“壓力大任務重,沒時間去想危不危險。”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陳旺軍說。
從一開始的緊張顧慮,到真正投入工作時的義無反顧,他和所有人一樣,已將危險拋諸腦后。只管埋頭苦干,抓早抓實。
疫情期間,除藥店和生活超市,社區所有店鋪都大門緊閉。
陳旺軍和包點同事上街排查時,發現一家盲人按摩店亮著燈,店內大叔沒有口罩,一直在抹眼淚,不時幾聲咳嗽,這讓他瞬間緊張起來。仔細詢問,才知大叔是按摩店員工,只身一人沒吃沒喝太餓了,想開門攬客賺盒飯錢。見此情景,他立即為大叔買來礦泉水、八寶粥和方便面,同時打電話給店主,要求其立即關閉店鋪并照顧好老人。確定盲人按摩店關門后,他提著的心終于放下。
在包點小區落實“三位一體”上門服務。
還有一次到小區排查,得知一家5口湖北籍居民,前一天剛從疫區回到小區家中隔離。因老年人急需去醫院化療,還要每天回家吃住,一家人都擔心家中年幼的孩子。首次遇到這種情況,物業安保、樓道住戶也都很緊張。陳旺軍和包點的同事設身處地,第一時間與防疫小組和醫院進行協調,按照防疫規范要求,引導當事人前往醫院接受復檢治療。解除隔離當天,當事人特地發來微信,向社區表示感謝。
春節至今,陳旺軍和同事們每天堅守崗位,在社區奔走了數十個日日夜夜。疲乏時,同事的關心、居民的理解,讓身為社區領頭人的他心里熱騰騰。社區工作者年輕人居多,經過防疫工作的歷練,更有責任和擔當。社區賣菜的大姐,因工作人員多付了一元菜錢,硬塞回來并說了聲“你們辛苦了”。
他無時無刻不被這些小事感動著。在他看來,社區的擔子必須挑起來,再辛苦也值得。
疫情期間,松崗街道黨建服務中心受組織指派作為牽頭單位,負責街道的旅業防控工作。
旅業防控工作組組長的擔子,也落到了黨建服務中心主任陳旺軍肩上。服務旅業復工復產,是疫情當前,他的又一主要工作內容。
旅業防控需求多、任務重、壓力大,是擺在眼下的難題。
在街道防疫指揮部的支持指導下,他統籌職責分工,梳理管理規范,協調市監、公安、社區統籌聯動。30名黨員干部沖在一線,分兩片4組,第一時間地毯式摸排轄區內169家旅業場所,點對點上門指導、服務57家開業旅業場所做好防疫工作。
到江碧環境生態產業園服務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為更好地落實防疫工作,松崗街道在六大園區黨委,組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共促會。江邊社區江碧環境生態產業園,是其中最早發揮作用的園區。
共促會為園區復工復產的企業提供物資保障。在得知生產體溫儀的普康醫療有限公司口罩存量少,難以滿足員工需求后,社區馬上為其提供應急口罩物資,以保障測溫儀的正常供應。
面對招工難、返崗難等問題,陳旺軍組織統計社區企業招聘需求,在公共廣場、卡口外設臨時招聘點,并通過共促會協調,在人力資源中心等平臺發布“春風行動”網絡招聘信息,為園區企業打通招聘渠道,推動復工復產。
除了出規范,抓部署,陳旺軍還在街道防疫組織保障組的統籌下,組織街道黨建服務中心開展了“黨員在您身邊”抗疫關愛系列活動,為一線抗疫人員送去溫暖與關愛。
以募捐形式,為一線抗疫人員送去溫暖與關愛。
“每個黨員都是一面旗幟,守護居民平安是我們心愿。”
如他所愿,江邊社區目前仍保持零確診、零疑似記錄,累計復工率達到99%,復產率達到63%;街道旅業小組負責對接的110家酒店旅館開業迎客。
驚蟄已來,寒冬已被逾越。
愿災情遠去,萬物更新,陰霾皆逝,國泰民安。
艷陽高照的一天,陳旺軍來到江碧環境生態產業園,跟進復工復產工作。他又聽了茅洲河邊機器轟隆隆的響聲,這久違的、熟悉的聲音,讓他為之振奮。
江邊看到了希望,水清岸綠,社區的池塘里將要種上中國蓮。“蓮葉何田田”的景象,不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