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3月25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何靜 通訊員 肖仕琪 張雪姣)深圳也可以稱為一座“驛站”上的城市——比如,為了給來深求職者尤其是應屆大學畢業生提供一個落腳處,幫助他們更快地了解深圳、融入城市,深圳推出了“青年驛站”,可申請免費入住;大運會結束后,“志愿服務驛站”成為街頭上的一道人文風景,為志愿者之城的概念增加了新的注腳;防疫時期,深圳又推出“健康驛站”,讓隔離人員擁有一個安心休息的地方...不同的驛站有它不同的功能,也上演著屬于他們的溫暖故事。
“請所有人喝奶茶,你們一定要收下”
園嶺健康驛站于2月16日正式啟用,由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派駐的13名醫護人員負責隔離觀察對象的醫療保障。13名醫護人員全部來自該院健康管理中心,除了開展入駐登記、查房、體溫監測等,還負責鼻咽拭子采樣等工作。
隨著境外疫情不斷升級,廣大留學生紛紛回國。家住福田的24歲留學生小莫,從英國起飛落地深圳后乘統一轉接車到達園嶺健康驛站,已經是3月18日凌晨兩點。雖是深夜,但驛站門口醫護人員穿梭忙碌,一邊細心地詢問、填寫各類信息,一邊有序安排入住,還不忘提醒生活注意事項,小莫很是感動。入住后,醫生每天兩次電話查房,護士兩次上門量體溫,不僅開展健康監測,還提供心理疏導、生活照料等,一點一滴小莫都看在眼里。3月23日,正值小莫生日。他便在網上下單買了奶茶,并在外賣單上留言,“請所有工作人員喝奶茶,一定要讓工作人員收下”。
園嶺健康驛站負責人之一、中大八院健康管理中心護士長肖仕琪介紹,園嶺健康驛站共有158間房,目前入住107人,運行一個多月以來,累計收住近800人,主要為湖北返深、境外返深人員,其中篩查出陽性病例一例,發熱轉診5人。連日來,境外返深人員不斷增加,不少航班是深夜到達,醫護人員做好排班,確保第一時間安排入住,第一時間解決入住人員需求,時刻留意、疏導觀察人員情緒,幫忙解決生活問題,用愛心、專業贏得了肯定。有的留學生家長給工作人員送來水果,他們接收后又原封不動轉給了被集中隔離觀察的留學生,有人隔離結束離開時用酒店的紙幣寫下感謝信,上面寫著“就是有了你們這些可愛的人默默付出和無私奉獻,才換來我們現在安寧的生活”。
“我們來個接龍發紅包吧,工作人員太辛苦了”
沙頭街道健康驛站建立至今,已經累計接收了隔離人員957人。在這個過程中,負責健康監測的福田區慢病院醫護人員有辛苦,有委屈,但也得到了許多隔離人員的理解和支持。
3月17日,白天還是跟往常一樣忙忙碌碌,到了晚上卻出現了意外。凌晨,驛站所有的房間都住滿了,可是還不斷地有需隔離人員被送來。這些隔離人員由于已經乘坐十幾小時的飛機,又從口岸或車站轉運到驛站,疲憊使他們的情緒十分煩躁焦慮。工作人員雖然白天已經連續工作了十幾個小時,晚上依然堅持工作。他們一邊請區防控指揮部幫忙協調安排其他酒店房間,一邊安撫需隔離觀察人員的情緒。在這些人員中,比較特殊的是兩位70多歲的老人家,阿姨有高血壓,在飛機上又沒有辦法進入睡眠,情緒比較激動,訴說不能馬上進入房間休息的不滿。
醫護人員見狀立即先將酒店大堂暫用的儲藏室清理后,請阿姨進去休息。擔心晚上阿姨會冷,他們端來開水,還找酒店多要了兩床被子。到了凌晨4點左右,經過幾個小時的溝通安撫,阿姨從最初的抱怨到慢慢理解,“你們太辛苦了,快回去休息吧!”。
第二天,阿姨在微信群里說,昨晚雖然在外面等的有點累,但是看到工作人員事無巨細,忙前忙后很辛苦,非常感動,想以紅包接龍的方式表達對工作人員的感謝。醫護人員拒絕了阿姨的好意,心里暖暖的:“我們用醫務工作者的初心,用我們的耐心和愛心做好了工作,一切辛苦都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