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促進新消費 布局新產業
深圳各區多措并舉為經濟復蘇注入強勁動能
深圳特區報2020年03月26日訊 作為外貿大市和經濟重鎮,深圳正以先行示范區的擔當作為,全力做好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奮力在高質量發展上邁新步。
3月25日下午,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福田、南山、寶安、龍華四區區長出席發布會,介紹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復工復產用工緊張問題怎么解決?如何盡快“復市”“復消”,全面恢復市民正常生活秩序?這些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在現場都獲得權威解答。
福田區:
突出“三個度” 打好“四張牌”
“作為深圳中心城區和醫療資源大區、口岸大區,福田是發現全省第一例確診病例的地方,也是全省第一個得出新冠肺炎‘人傳人’結論的地方,還發現了全省第一起境外輸入病例,目前僅剩1例確診病例在醫院治療”,福田區區長黃偉用“四個一”介紹福田疫情狀況。黃偉表示,目前福田區總體疫情防控保持“五個零”:社區傳播“零報告”、醫院感染“零發生”、特殊場所“零感染”、確診病例“零病亡”、復工復產企業員工“零發病”。
據了解,福田區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變防疫、復工“兩難”為“兩全”。3月5日起,該區復工復產實現“五個100%”:“四上”企業、持牌金融機構、總部企業、千家重點企業、工業產值前100強均已達到100%復工。
在制定復工復產支持政策中,福田區突出“三個度”。一是突出“速度”,實施“福企11條”。早在春節假期,福田區針對企業房租高、用工貴、招工難、資金緊問題,以火線方式出臺全國首個縣區級政府防控疫情應急扶持企業政策——“福企11條”,落實財政支持資金10億元。二是突出“準度”,實施“福企”新10條。針對企業在復工復產和達產增產中防控物資不足、員工到位難等困難,從降租激勵、穩企復產等10個方面采取措施,采取“直接支持”模式,讓企業直接受益,落實財政資金近6億元。三是突出“力度”,即將出臺“1+9+N”產業資金政策體系。聚焦“新基建、新消費、新科技、新制造”,從房租、用工、人才引進等方面發力,計劃安排資金20億元,進一步真金白銀支持企業發展。
發布會上,黃偉現場展示的一張特殊地圖吸引了全場關注,這是福田區推出的“自然風健康消費專區分布圖”。據介紹,為促進消費,福田將打好“四張牌”。第一張牌:推出“安心餐飲”九大行動,安排3000萬元開展“互聯網+明廚亮灶”2.0行動,實施“安心食材”、“安心外賣”等行動,營造安心消費品牌。第二張牌:推出“福田自然風健康消費專區”,出臺戶外營銷場所工作指引,規劃22處健康消費專區,為市民提供“凈”“優”“美”“旺”的消費環境。第三張牌:推出“福田春夏歡樂GO”,通過銀、政、企合作,為市民提供不少于3000萬現金優惠,拉動消費熱情。第四張牌:推出“福田觀光游玩六大線路”,包括蓮花春色、圍村風情、紅樹海灣、都市時尚等精品線路。福田區還實施中心區公共空間活力提升的“福[+]計劃”,在福華路規劃建設“節日大道”,著力打造世界級景觀和消費目的地。
南山區:
助力科技企業變“知產”為“資產”
在南山,一批高科技企業勇當科技戰疫先鋒,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成為戰疫利器,充分展現了南山科技戰疫的“硬核”力量。
發布會上,南山區區長黃湘岳表示,在武漢的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和協和醫院、方艙醫院等戰疫前線,集結了一大批南山“智”造。比如:中興通訊的醫院通信基站、騰訊的AI應急專用CT裝備、邁瑞的高端醫療設備、北科瑞聲的語音系統、達實智能的應急負壓隔離病房解決方案、中蘭環保的應急防滲工程等。
“他們都是代表中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高端科研成果,凝聚了南山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他表示,從檢測到診療,從防控到管治,從前方到后方,從醫院到社區,南山科技產業的整體實力,在疫情防控工作的諸多領域和環節都得以體現。
他表示,擁有優質營商環境的南山區,助力一批科技企業占有核心技術和行業龍頭地位,使得企業在危機面前相對“硬氣”。大疆、騰訊、邁瑞等高科技企業和“黑科技”產品,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疫情防控中大顯身手。
據介紹,該區推出系列創新舉措,助力企業轉危為機,拓展新市場,實現新增量。推出全市首只防疫主題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助力科技企業變“知產”為“資產”。產品設計儲架10億元,惠及企業約40家。轄區企業慧擇保險、道通科技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南山上市企業增至166家;華強方特、分期樂兩家公司,拍得2宗土地,總價超20億元,這是深圳土地節后首拍。疫情期間,騰訊、順豐、盒馬鮮生等企業還實現了逆勢增長,帶動南山1-2月營利性服務業增長6.9%。
此外,騰訊、大疆、優必選等科技企業,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生產了喊話無人機、送餐機器人、AI測溫儀等一系列產品,在幫助抗擊疫情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發展。
“我們將主動牽線搭橋、引導企業抱團‘出海’,搶占國際市場。比如,大疆創新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國,運用無人機進行空中消殺、物資投遞等,在海外展現了深圳企業的科技硬核實力。”他說。
寶安區:
精準解決企業“五缺”難題
寶安區是深圳市工業大區、產業大區。截至目前,寶安區3685家規模以上企業、403個在建工地100%復工復產。
各類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缺工、缺口罩、缺資金、缺供應鏈和缺訂單等問題不斷涌現。為解決這些問題,寶安區建立企業復工復產和重大項目協調聯動機制,出臺“撐企十條”“關愛九條”,精準服務各類企業,全力以赴保障員工權益,多措并舉打通1100家企業涉及到珠三角城市以及長三角區域的上下供應鏈條,彰顯工業大區、產業大區的氣度與擔當。
“‘撐企十條’是在深圳市‘惠企16條’基礎上,針對寶安區作為工業大區、產業大區、人口大區、重點交通節點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出的,旨在保障寶安的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重大項目有序開工施工。”寶安區區長郭子平表示,“撐企十條”當中,支持防疫物資企業生產是很重要一個部分。為了保障春節期間未停工防疫物資企業正常生產,并推動停工了的復工復產,寶安想了很多辦法。比如為他們提供餐飲服務并協助他們開展廠區消殺、設施維護等。記者了解到,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寶安現在日產口罩286.7萬個、測溫儀1.6萬個、醫用級防護服8000套,并從春節至今已生產呼吸機1200臺。另外,寶安“撐企十條”發布以后,寶安5家區屬國企減租1.3億元,247家社區股份合作公司和股東一體減租3.31億。與此同時,寶安動員社會企業和個人為6177家小微企業和7.71萬名個人租戶累計減免租金1.97個億。
“我們希望所有在疫情重點地區的寶安員工都能在所在地安心生活,我們給他們留有位置,也通過政府補貼,減輕企業負擔。”關于“關愛九條”,郭子平表示,對于遵守市、區有關通告延遲返回的疫情重點地區人員,給予用工承諾,用人單位不得以延遲返回為理由與員工解除勞動關系,延遲返回期間,企業應按照疫情防控有關法律法規支付工資,政府每人每月補貼1000元,連續補貼2個月。該區對疫情重點地區員工給予網上培訓補貼,每個每學時補貼30元,對于創業就業延遲返回人員,提供各種免費的專場招聘、專場創業輔導。對于所有延遲回來的員工給予公租房、人才房租金兩個月減免。對他們提供身心健康在線教學、電話補助,提供閱讀禮包,對延遲返回的人員及其家庭,在借圖書均延期至3月31日,并提供線上海量免費數字圖書館資源。此外,提供24小時心理咨詢援助熱線,傾聽訴求,解決問題。
發布會上,郭子平還現場公布該區勞資糾紛熱線電話:0755-29990000,歡迎遇到用工問題的員工撥打熱線電話咨詢,該區將幫他們盡力協調解決用工方面的后顧之憂。據她透露,目前寶安正在開工籌建保障性住房1.5萬套,今年會推出7000套,希望今年能招收2萬名以上高端人才落戶寶安。
龍華區:
5000萬消費券發放市民
龍華是深圳的產業大區、制造業重要引擎,擁有門類較為齊全、配套相對完善的現代產業體系,與世界經濟保持著密切的聯系。此次疫情讓一些企業正常的生產活動受到影響,供應鏈“卡殼”“斷鏈”等經濟安全問題凸顯出來。
化疫情之危為發展之機,龍華區統籌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和轉型升級。龍華區區長王衛表示,該區立足自身產業基礎,按照系統化、結構化的思路,推動產業基礎的系統性改造和重塑,推動龍華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將疫情應對之“危”轉化為轉型升級之“機”,進一步增強龍華企業在全國乃至全球供應鏈體系中的競爭力和不可替代性。
“此次疫情促進了智能制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的成長和壯大。”王衛表示,龍華區系統謀劃優化產業布局,圍繞數字化、智能化等方向,重點關注疫情中表現優異的人工智能垂直應用、大數據行業新應用等細分領域,加強分類指導,推動優勢產業向價值鏈兩端延伸、向精深加工領域拓展。
特別是,聚焦中成藥、化學藥品、生物藥品等重點領域,大力支持生命健康產業發展,加快推進省級高性能醫療器械中心等項目建設,加速構建大健康產業布局。近期,在重大新藥創制領域,亦諾微醫藥推出的創新性溶瘤病毒,成為全區首個全市近五年來唯一進入臨床試驗的新藥。
隨著企業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招才引智成為重中之重。龍華區出臺了支持重點企業員工加快返崗及吸納新員工若干措施,線上線下齊發力,著力打造“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全天候服務模式。主動為企業招工牽線搭橋,目前已為286家企業發布2.59萬個線上崗位信息。同時,主動對接79所高校加強政校企三方合作,并開展“春風行動”公益招聘活動,多渠道幫助企業招募新員工約7萬人。
發布會現場,王衛透露,為進一步激活消費市場,提振消費信心,讓市民“走出來”,讓消費“旺起來”,該區還從餐飲消費、汽車消費、活動支持等角度,制定了“商貿業”促消費系列措施,將向市民發放5000萬消費券。(記者 秦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