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網評論員 明月
你領到券了嗎?這句話,成了新的社交熱語。
深圳正在逐漸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其中,商場、大型連鎖超市、餐館、娛樂場所、旅館酒店等各類公共場所全面開放。為了促進消費,羅湖區、福田區分別向全市發放3000萬元消費券,龍華區也對外發放5000萬元消費券,包括零售消費券、住宿餐飲消費券等。通過派發消費券形式促進消費,提振社會消費信心。
應該看到,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變得尤為重要。受到疫情影響,旅游、餐飲等傳統消費行業受到了較大沖擊。為了進一步推動經濟復蘇,必須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政府以發放消費券的形式,集結了新的消費力量,鼓勵市民消費,為經濟回暖增加新動能。
目前,包括深圳在內,已有鄭州、杭州、南京、寧波等30多座城市陸續推出幾百萬元到上億元不等的消費券,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市民的消費熱情,幫助部分受疫情沖擊大的行業加快恢復動能。拿消費券本身來說,作為實現經濟政策的一種工具,在特殊時期正逐漸成為促銷售、保增長的重要手段之一。早在2009年全球性金融危機時,杭州就分兩階段、三批次發放了總額9.1億元的消費券,當時既拉動了本地消費,也改善了民生。
對比直接發放現金,發放消費券更能刺激消費。消費券的派發方式則覆蓋了多個手機平臺,滿足有不同支付習慣的群體。政府派發消費券促進經濟復蘇的形式,也得到了經濟學領域專家的肯定。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朱天表示,發放消費券可以起到撬動消費的杠桿作用,既補貼了商家,也補貼了市民,對于促進消費有一定的作用。同時也有專家強調,要合理使用消費券,不建議、不提倡長期發放消費券補貼,而是針對不同行業,哪里需要補哪里。我們要利用大數據等手段,研判哪些行業受到沖擊比較大、哪些市民更喜歡用消費券、哪些環節用得好消費券,讓消費券的功效發揮到最大。
當然,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疫情還未得到完全控制,還不是放松警惕的時候。我們必須提醒消費者在消費時做好個人防護。從短時期來看,消費券固然是拉動地方消費的一劑良藥。從長遠看,還要精準施策,從本地實際出發,針對受影響較大的行業,促進消費與促進企業創新并進,科學推動復工復產復市,才能讓經濟發展盡快“熱”起來。
相關報道:
往期內容:
深網觀察 第123期|疫情是對全球的大考,沒有誰能違反考場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