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鹽田區教育局對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政策進行調整。除了對積分入學表進行修訂外,引人注目的是其中的直升話題。
據了解,鹽田區外國語小學2001年創建時為公辦民助性質的學校,學生可直升鹽田區外國語學校。但直升政策與深圳市現行的“積分入學、就近入學”政策不相符。為與全市招生政策相匹配,2020年秋季起,入讀該校一年級的學生,小升初時不再享受直升政策,實行就近入學。
事實上,從更大的視野來看,今年是深圳中考全面取消“直升生”年。4月1日,深圳市教育局發布的《關于做好2020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就明確提出,義務教育全面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普通高中招生全面取消直升生。
直升尤其是中考直升,其初衷主要是為了保證本校的優質生源不流失。然而,該制度施行至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弊端。比如,隨著部分名牌中學初中部規模的擴張,直升生人數、比例也不斷增加,擠掉了很多的統招名額,其他初中畢業生考取市級名校和某些完全中學的難度越來越大,概率越來越低。深圳新聞網曾對此事進行過網調,顯示超八成的網友認為直升考試應該取消。
此外,直升生制度也是推動名校周邊學位房天價頻出的直接誘因。一些家長的名校情結和攀比心理,與名校的直升資格不無關系。取消直升,有助于刺破學位房的畸高房價。進一步說,一些中學的直升選拔流程也不夠規范,難免給權力尋租留下灰色空間。
值得一提的一個細節是,鹽田區的這份積分入學表中,本地戶籍的重要性排在購房之前。無論是增加本地戶籍的“含金量”,還是取消直升,指向的都是教育公平。而公平是教育的基石與底座,筑牢了這樣的基石與底座,教育才能更好地向上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