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深圳有2000多名各級人大代表,他們是人大工作的主體。近年來,代表們履職踴躍,不辱使命,推動了許多事關深圳發展全局和民生熱點的問題解決。為充分報道代表履職事跡,即日起,深圳市人大常委會選聯任工委和深圳特區報聯合推出“人大代表在行動”欄目,敬請關注。
人大代表,不僅是一個光榮的稱謂,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這個春天,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深圳2000多名各級人大代表怎么履職?他們在馳援武漢的“逆行”隊伍里,在醫院的“白大褂”中,在基層一線穿街走巷,在企業忙碌著復工復產,在實驗室中科研攻關……他們用行動詮釋了“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駱文智多次率隊到醫院、社區、生產一線看望抗疫中的人大代表,督促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協調解決企業復工復產困難,給大家打氣鼓勁。他要求各級人大代表帶頭講政治、當表率、講奉獻、促穩定,齊心協力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智慧和力量,充分展現先行示范區人大代表使命擔當。
堅守一線為群眾編織健康防護網
在抗擊疫情的一線,處處可見人大代表的身影。
醫療衛生領域人大代表堅守崗位、盡心盡責,始終奮戰在救治患者、抗擊疫情第一線。如果說,市第三人民醫院是深圳“抗疫大戰”的主陣地,那么龍崗區人大代表、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劉磊就是這場大戰的沖鋒隊長。從春節前開始,他就帶領醫院的全體工作人員取消休假,在防疫“火線”上,已堅守了三個月,目前已有40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沒有一名醫護人員倒下。劉磊說:“不是我們一家醫院在戰斗,我們有堅強的后盾,有信心打贏這場仗!”
市人大代表、寶安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科科長孫群露每日奔赴醫院、隔離酒店和社區,對病人、密切接觸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采樣,通過隨訪積極宣傳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并幫助滯留的艾滋病病人拿到急需治療藥物,為特殊群體筑起一道健康守護防線。
人大代表中“白衣天使”還有很多,他們運用科學的防控,發揮專業的才能,以生命守護生命,讓“人民代表”四字更有分量。
抗擊疫情有兩個陣地,一個是醫院救死扶傷陣地,一個是社區防控陣地。從年二十九開始,市人大代表、南嶺社區黨委書記張育彪就沒有休息過,既是社區“當家人”,又當起志愿者,全面落實排查管控、采取圍合式管理、貼心服務隔離居民、帶頭減免房租……用實際行動,給沒有圍墻的城中村筑上一道牢固的“防疫墻”,保護10萬社區居民安全。
市人大代表、市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支書記陳家發帶領物管公司率先啟動防疫情應急預案,并擔任防疫戰疫服務先鋒隊隊長,始終奮斗在一線。“公共場所要無死角消毒,外來人員要無遺漏登記,我們公司服務深圳30多個小區、12萬居民,不能有一絲馬虎。”他說。
代表們抗擊疫情的戰場不僅僅在深圳。市人大代表、嘉力達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李海建大年初五就趕到武漢雷神山醫院,支援醫療廢棄物焚燒車間建設。項目完工后,他作為志愿者留下來,負責醫療垃圾焚燒的運行和維護。兩個月來,吃住全在車上。他覺得,作為一名人大代表,這是自己應盡的責任。
抗疫需要什么就生產什么
寶安區石巖街道,欣旺達電子有限公司的車間,三條口罩生產線正飛速運轉。
作為鋰離子電池領域的領軍企業,欣旺達原來并不生產口罩。省人大代表、欣旺達董事長王威說,在了解到抗疫對口罩的巨大需求后,公司決定購入生產設備自產口罩。目前,日產能達到20萬只。不僅滿足公司使用,還提供給上下游產業鏈,攜手共戰疫情。
疫情發生后,醫用防護服嚴重緊缺。還在春節期間,市人大代表、奔霓詩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曉燕拍板緊急轉產防護服。她帶領在深全體員工加班加點,僅兩周就完成了研發到投產的過程。2月底,該公司生產出防護服3萬件,除了供應給有關部門外,還贈送給市交警局和各個街道、社區。“這是助人,也是助己。”劉曉燕表示,轉產為企業匯聚了力量、鍛煉了隊伍。
抗疫需要什么,就生產什么!在人大代表的企業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市人大代表、南玻集團董事長陳琳率領企業主動承擔口罩生產任務,已向我市有關部門捐贈1000多萬只口罩。在酒精最缺乏的時候,鹽田區人大代表、安多福消毒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崗調整企業生產線,開足馬力生產酒精,在保證出廠不漲價的情況下,倡議全市藥店也不要漲價。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是一場艱難的物資消耗戰。人大代表率領企業“跨界”生產抗疫物資,正體現了“深圳制造”的靈活性和人大代表的擔當。
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社區一線有什么需要我們人大代表做的嗎?”2月初的一個中午,羅湖區人大辦公室工作人員接到肖幼美代表打來的電話。“社區最需要的還是物資呀!”“我們幾位代表馬上建個微信群,大家一起來想辦法!”很快,包含了陳鋼民、肖幼美、楊瑞等6位代表的微信群建了起來,一個中午,群里閃爍著近200條信息,資金、物資很快到了位。下午3點,兩車價值10萬元的消毒粉和酒精就被分發到羅湖區的6個社區抗疫一線。
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代表中上演。在口罩等防疫物資緊缺的時候,省人大代表、深圳兆方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弦通過商業伙伴采購了10多萬只醫用口罩以及防護服等物資,捐贈給市第三人民醫院和深圳對口幫扶城市廣西河池。
市人大代表何彩梅率領旗下的企業深圳東匯精密機電有限公司,向龍大高速一線檢疫站指揮部、寶安區投資推廣署,以及周邊企業、街道社區一線捐贈了口罩、消毒水、護目鏡等數十萬元的防護物資。
市人大代表黃翔除了給我市各醫院、街道、社區捐贈口罩、醫用空氣殺毒機、體溫槍等大批防疫物資外,還捐贈了8000多斤蔬菜給我市各大醫院。
市人大代表、深圳盛世欣興格力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方成群向市第三人民醫院捐贈50多臺空調、45臺冰箱,整整裝滿三大卡車;市人大代表、市六和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芳向武漢市慈善總會捐贈200萬元資金,用于支援武漢抗疫;市人大代表楊勤率領深圳市減災救災聯合會把籌集來的28000個口罩捐贈給了深圳北大醫院等9家醫院……
這一筆筆捐款,一個個口罩、一箱箱酒精消毒液,凝聚起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
為科技抗疫貢獻代表力量
深圳是一座創新之城,深圳的人大代表中有許多科技工作者、企業家,他們匯聚成科技抗疫的重要力量。
疫情期間,如何在線開會、在線上課?戴口罩怎么實現人臉識別?全國人大代表馬化騰率領的騰訊提供了解決方案。騰訊出資15億元設置了“戰疫基金”,科研攻關是其重要資助、支持的方向。
3月下旬起,全國各旅游景區陸續開門迎客。深圳、湖南、浙江等多地的景區都引入一個“測溫神器”——由全國人大代表劉若鵬率領光啟研發的熱成像智能頭盔,它能高效無感巡查發熱人員,筑起防疫安全線。
在深圳北站、各大高速路口,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機器人“黃田田”“建國”在執行防疫安全巡邏服務,而他們3個“好朋友”則在第三人民醫院協助測量體溫、照顧病人。被稱為“機器人爸爸”的省人大代表、優必選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劍和他的團隊是這些抗疫機器人開發者。周劍說,“唯有與國家共克時艱,企業才能有未來。”
此時此刻,代表們的抗疫故事仍然在繼續。在這個特殊的春天里,他們奮戰在各行各業,凝心聚力,以新作為書寫履職新答卷。
深圳特區報記者 李舒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