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深圳新聞網首頁 > 深圳新聞 > 圖片深圳 > 

深度揭秘:深圳的社區防控為什么能獲五星好評?

2020-04-15 08:05來源:晶報

原標題:深圳的社區防控為什么能獲五星好評?

街道及社區領導在現場優化圍合管理。

晶報2020年4月15日訊 2月10日,一位住在南山區珠光村的居民被確診為新冠肺炎,這一消息,對居住在珠光社區的三萬多居民而言,無異于平地一聲驚雷。農城化社區,建筑物多達529棟,登記重點疫區人員3376人,出租屋多,人員情況復雜……面對疫情,社區組織沒有亂,嚴格執行深圳防控機制。如今,一個多月過去了,珠光社區除該居民外未增加任何感染病例。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在戰疫“大考”中,深圳市委市政府第一時間提出并推廣實施社區工作人員+民警+社康醫生的“三位一體”聯防聯控機制,以及人防+技防+制度防“三防合一”的群防群治機制。社區100%實行圍合封閉式管理,住戶進出100%實行雙向體溫檢測,出租屋房東和承租人100%宣傳到位、聯系登記、落實責任,筑起一道社區小區聯防聯控“防疫墻”。

章閣社區給出入人員測體溫。

圍合封閉式管理,構筑防疫堡壘

疫情防控關鍵在末梢,成敗看基層。守住“最后100米”是疫情阻擊戰的關鍵一環。

與珠光社區一樣,位于龍華區的章閣社區也是個農城化社區,社區全都是統建樓和小產權房,橫街窄巷四通八達。

“要把3平方公里的社區圍起來,我心里也沒底??!”

2月7日,章閣社區黨委書記楊錦天接到防控指令,要將社區居住區域進行圍合管理。

作為一個超大型社區,社區外來人口眾多,人口密度大,流動性強。富士康近半員工就住在該社區,高峰期管理人口高達16萬左右。怎么圍?這對于土生土長在這片土地的楊錦天而言,依然是一道難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楊錦天和同事查閱各種資料,現場踩點后自制出一份社區分布圖,按照“以人為本”的原則,將社區劃分為28個片區?!暗谝皇欠奖憔用瘢诙澐侄鄠€片區能將感染病毒者隔離,萬一哪一戶確診,不會牽連到整個社區?!睏铄\天迅速召集社區工作者、志愿者,從四處調集鐵馬4000多個,連起來足足8公里長,實現圍合全覆蓋。

圍合起來,怎么管理?設卡點是第二步。

“您好,請出示您的出入證”“我幫您測個體溫”這是圍合管理一個多月來,值守在章閣社區卡點人員說得最多的兩句話??此坪唵蔚墓ぷ?,責任之重不言而喻。“33個卡點24小時輪班,住戶進出100%實行雙向體溫檢測。為守好社區大門,卡點工作人員每天都會面對各種情況、各種需求、各種情緒,壓力非常大。”楊錦天說,但是非常時期必須剛性執行,堅決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坝∠笞钌畹氖怯幸淮斡龅絻擅伤菩鹿诜窝谆颊摺保瑮铄\天用“步步驚心”來形容當晚的情景。

3月5日,湖北人林生(化名)和陳生(化名)從印尼回國,因家鄉湖北封城,兩人準備飛到深圳找住在章閣社區的老鄉王華(化名)。3月6日凌晨,兩人拖著行李來到章閣社區,“非社區人員不得入內”,林生和陳生兩人被卡點工作人員攔截在外。王華好說歹說,卡點人員也沒有放行。最后,由王華將兩人行李帶回家。兩人在外逛了兩日后,于3月9日住進附近的維也納酒店。

就在兩人入住酒店當天,林生經檢測體溫達到37.5℃,加上他從境外回來,酒店人員立即通知了“三位一體”醫護人員上門檢查,隨后陳生也被檢測到37.3℃?!叭绻麅扇诉B續發燒,很大可能就是新冠?!睏铄\天和他的同事立即聯系兩人的密切接觸者王華。沒想到一檢測,王華也發燒了,體溫為37.5℃!3個人同時發燒,醫護人員立即給他們做核酸和CT檢查。當晚,楊錦天和同事一直等到凌晨兩點,第一次結果出來,核酸檢測陰性。楊錦天和同事松了一口氣,雖然“有驚無險”,但這件事也讓楊錦天和同事更加意識到了做好社區“守門員”的重要性。

南園街道健康驛站送走第一批解除醫學觀察人員。

精準布局,建立聯防聯控運行機制

章閣社區是深圳社區防控的一個縮影。作為移民城市,深圳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且人口結構、居住結構復雜,極大增加了疫情防控工作難度。一方面,深圳的社區小區數量龐大、情況復雜,超高層建筑多、人口密度大;另一方面,返深人群中相當一部分是各類工業企業的職工,居住在人口高度密集、防護難度較大的城中村。這對深圳這座城市的組織動員、應急管理和基層治理能力提出了極大的考驗。

當疫情襲來,深圳市委市政府第一時間布局社區小區聯防聯控工作,形成了以社區為主陣地,以小區為基本單元,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聯擔、力量聯合、疫情聯防、隔離聯管、信息聯通、保障聯動,上下左右齊抓共治、居民群眾廣泛參與的聯防聯控機制。出臺《關于建立健全社區聯防聯控機制的若干措施》,從建立健全責任體系和協調運行機制、實行嚴格嚴密的社區防控措施、動員各級干部和志愿者到基層去、幫助社區解決疫情防控的實際問題等四個方面,繪出更具體的社區聯防聯控“作戰圖”。

深圳的社區小區防控舉措不斷升級、日益強化,但方式方法體現人文關懷。實行隔離樓棟單元的居民,每天都有專人提供代購生活用品、送餐上門、收集垃圾等服務;社康醫生送藥上門,為居民提供疫情預防照護服務;政府選定酒店作為“溫馨驛站”,解決湖北籍健康人員落腳問題……種種措施都體現了這座城市的溫度。

葉其奮是桃源大學城社區的一名網格員,參與“三位一體”入戶走訪摸排、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協助居民做好居家醫學觀察、實時跟進重點人群的情況是她每天的工作。

一次,她排查發現某小區居民家里住著幾位來自重點疫區的親戚。她立即叮囑這家人做好防護措施,并將情況上報疫情防控指揮部,每天監督居民做好居家消毒、監測體溫。幾天后,這家人中有1人發熱送醫并很快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因為做到了早發現、早醫治,經住院治療21天后該名患者即康復出院。同時,在她的細心督促下,這戶風險系數極高的家庭另外6人因隔離防護措施得當,均未被感染。得知患者出院后,她還自掏腰包買來營養品登門慰問,將關心和溫暖送到居民家。提起葉其奮,患者一家難掩感激之情:“在別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時候,小葉對來自疫區的我們一點也不排斥,非常令人感動。這段時間,她每天都和我們聯絡,關心身體狀況、詢問生活需求,提醒我們堅持做好防護措施,都說深圳是座充滿愛和溫暖的城市,從她身上我們真切感受到了!”

疫情期間,很多像葉其奮一樣的社區工作者在為社區筑起牢固“安全屏障”的同時,也成為了居民身邊的“貼心人”。

家庭醫生給社區居民送防感湯。

社康中心送藥上門,提供預防照護服務

如果說,社區小區承擔的是“守門員”的職責,那么,社區里的社康中心則擔任著“排雷兵”的角色。由社康中心醫生和社區工作人員、社區民警成立的三人小組承擔起龐大的人員排查、信息追蹤工作,他們負責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公安系統下發的重點人群名單核查和對密切接觸者轉運的任務。

新洲社康中心全科醫生吳永杰就是這其中的一分子,作為聯合防控工作三人小組的負責人,在遇到排查被拒之門外,或居民不配合、不理解的情況時,他不厭其煩地講解,上門一次不行就兩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直到取得居民理解配合。

社康醫護人員不僅組成“三人組”上門排查,赤尾區域濱河社康的全科醫護人員還為居住在社康中心服務半徑1公里以內的簽約家庭醫生居民,提供“防感湯”的送藥免費上門服務,積極落實對簽約居民進行疫情預防照護工作。居民顏先生剛回到深圳,就收到了家庭醫生的信息,馬上預定了6劑防感湯,他還發朋友圈說:還是深圳重視,一到深圳就收到社康的防感湯,暖心!

而除了貼心服務,社康全科醫生還是居民的“定心丸”。疫情期間,居民遇到頭痛腦熱的情況,擔心疫情不敢外出就醫。這時,全科醫生里的家庭醫生會提供專業咨詢,并為不能來社康開藥的居民上門配送藥物。

2月8日,鄒女士的丈夫出現發熱,她緊急咨詢自己的家庭醫生,在排除流行病學史之后,他們按家庭醫生指引至市中醫院就醫。此后每天與家庭醫生聯系,告知病情變化,咨詢服藥后出現的皮疹、腹瀉等問題。10多天里,家庭醫生一直“陪伴”,直至鄒女士丈夫病情穩定,體溫恢復正常。

章閣社區工作人員指導居民申報個人信息。

健康驛站夯實基礎,彰顯基層防疫溫度

由三人小組排查的密切接觸者轉運到哪里?如何才能實現“隔離病毒不隔離愛”的宗旨?對于一些人口稠密的社區來說,是一道難題。為此,設立健康驛站,提供專業溫馨的醫護照看服務,減少社區傳播風險,是深圳市社區防控疫情的一個創新嘗試。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如果說醫院是殲滅戰的“主動脈”,那么健康驛站就是阻擊戰的“微細胞”。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福田區衛健、街道、公安等部門聯手,在全省率先組建了一批健康驛站,作為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醫療場所,同時也為抵達深圳的疫情發生地旅客提供臨時落腳點,并提供相應的生活保障。

健康驛站醫護人員負責引導密切接觸者入住、測溫、配合疾控中心采樣、有可疑癥狀及時上報聯系轉診外,還承擔著照顧“密接者”們的生活起居工作,如訂制餐食、幫拿快遞、更換日用品、買藥……入住者們的需求會在驛站微信群里發送,工作人員細心地將需求登記,并及時提供服務。

“我不想住在驛站,明天就是我生日了……”2月6日晚,入住健康驛站的小航(化名)小朋友委屈地說。

第二天,工作人員便將蛋糕、零食飲料,送到了小航的房間,并“隔空”為他唱起生日歌,同時,微信群內的所有人也都相約為這位小壽星送上了生日祝福。

“太棒了!這么多好吃的,這是我過的最難忘的生日!”小航的興奮溢于言表。

原來驛站的工作人員早早地就為小壽星準備了這個特別的生日,這一暖心舉動讓小航和其他隔離對象感受到了健康驛站的溫暖與關愛。

“面對漫長的醫學觀察期與等待,隔離人員其實挺煎熬的,而值守于此的我們就不僅要對他們進行身體上的照顧,更要在心理上給予他們慰藉,要隔離病毒,但不能隔離愛?!苯】刁A站的醫護人員說。

2月11日,福田區南園街道健康驛站送走第一批解除醫學觀察人員23人,他們不僅對深圳的防疫工作給出五星好評,在走出驛站時不斷向工作人員表示謝意,稱贊:“這里就像個溫暖的家!”

深圳,一座千萬級人口的移民城市,如何筑牢社區這一道關鍵防線,這些探索和實踐是深圳給出的答案,也是這座先行示范之城為推動社區治理效能提升,完善、優化社區乃至城市的公共安全防控體系作出的積極探索。

晶報特別報道組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編輯:鄭曉鵬]

新聞評論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精品视频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观看网站 |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100部 | 午夜福利小视频免费国产 | 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牛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