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公布了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19年年末深圳常住人口達1343.88萬人,同比增加41.22萬人。這意味著,深圳去年吸引了41.22萬的人口流入。
近年來,人口吸引力成為衡量區域發展的重要指標。這個指標由勞動者身體力行地“投票”產生,非常直觀。只有城市經濟發展有力、發展機會夠多、綜合實力夠強,才能吸引人口的批量流入。從目前已公布的城市人口流入情況來看,深圳居第二位。此前3年,深圳都創下了“數一數二”好成績:2016年,新增常住人口52.97萬;2017年,新增常住人口61.99萬;2018年,新增常住人口49.83萬,后兩年均為全國第一。四年累計下來,深圳共吸引人口超過206萬,與其亮眼的發展成績正相關。
鑒于中國人口紅利高峰期已過、城市化進程已過半,人口資源變得越來越搶手,深圳取得的成績更屬難得。這些年來許多城市都發起“搶人大戰”,采取了降低入戶門檻、給予買房補貼等措施,深圳并沒有跟進加碼。事實證明,人口吸引力最終還是由經濟、產業、就業等城市發展基本面決定。深圳在2020年年初發布的相關計劃草案報告中,提出了優化戶籍遷入政策、實現戶籍人口新增50萬人的目標。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深圳經濟發展帶來挑戰,要完成目標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好消息是,要素改革給深圳吸引人口帶來利好。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提出推進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五大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改革將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提升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兑庖姟诽岢?,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探索推動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珠三角城市一體化程度較高,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將使深圳獲益更多,而且吸引來的是更符合產業發展需求的成熟型勞動力資源,同時也更具消費能力。
當然,深圳還需彌補短板以增強吸引力,比如住房、教育、醫療資源等。今年以來,深圳已連續推出8宗住宅用地,以滿足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建設任務土地供應需求;今年民生服務的政府投資高達181.3億元,較去年增長31.7%,重點項目中包括高中學位的擴充以及醫療資源的增加。
勞動力在生產要素中最為活躍,借助要素改革,持續增強人口吸引力,深圳就能以充沛的活力,更好地完成“雙區”建設使命。
本報首席評論員 胡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