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深圳新聞>圳見>

寄望“報復性消費”,不如創造消費環境

條評論立即評論

寄望“報復性消費”,不如創造消費環境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伴隨著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沉寂的市場隨之重現生機,“報復性消費”成為坊間熱詞。

伴隨著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沉寂的市場隨之重現生機,“報復性消費”成為坊間熱詞。

“報復性消費”真的會出現嗎?人們急迫地走出家門去消費,到底是需求被抑制的短期集中釋放,還是更長期的足以驅動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這需要有更多的客觀依據來判斷。

居民愿意消費、敢于消費,多取決于當期收入和未來預期,說白了就是現在錢包很鼓而且預計未來收入穩定。據國家統計局上周五公布的數據,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同比名義增長0.8%。同期,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9%。扣除價格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下降4.1%。

隨著社會生產生活秩序的進一步恢復,CPI漲幅有望繼續回落。居民可支配收入能否趕上來,則要看經濟形勢。今年一季度中國GDP下降6.8%,為1992年有季度統計以來的首次負增長。雖說這個數字并非中國經濟發展基本面的正常反映,而是突發嚴重事件帶來的結果,但也應看到,目前各項經濟活動還沒有完全恢復正常,企業生產經營仍遭遇空前挑戰,尤其是就業貢獻率高達80%以上的民營企業處境更為艱難。數據顯示,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一季度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下降6.0%,私營企業下降了11.3%。

盡管多地出臺政策拉動汽車消費,但車市并沒有呈現“報復性增長”。據全國乘聯會的統計數據,4月前兩周,乘用車市場零售總體回升相對較快,前兩周日均零售2.77萬輛,同比降幅只是收窄至12%。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計,二季度中國汽車市場會有較大復蘇,但難以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也仍將受到海外疫情防控進展的不確定因素影響。

相反,人們“儲糧過冬”的心態有所增強。前不久,央行發布的《2020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前三個月人民幣的整體存款增加了8.07萬億,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47萬億,從側面反映出居民消費信心不足。

要振興消費,最見效的辦法是搞清楚哪些消費存在但被抑制了。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公布的最新數據,詳細列舉了一季度廣東居民的消費類別。一季度,廣東居民人均消費支出6886元,同比下降5.6%。除食品煙酒消費、居住和醫療保健支出略有增長外,其余都是下降,降幅最大的是教育文化娛樂支出490元,下降34.3%;其他用品和服務支出133元,下降31.9%,可見,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是代表著消費升級的服務性消費,而它們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也更強。服務性消費受到抑制,或與客觀條件有關,比如人員流動受限導致無法出門旅游。

疫情防控從“應急”轉入“常態”,提醒全社會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振興消費不能靠等,也不能把希望寄托于“報復性消費”,盡可能創造服務性消費環境、釋放這部分消費潛力更為現實。

本報首席評論員 胡蓉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編輯:施冰冰]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亚洲精品极品国产精品 |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艾草网 | 日韩综合永久久网 | 亚洲国产aⅴ综合网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 青青青在线视频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