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30日24時,深圳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病例462例。 深圳105天本地感染病例零報告,確診病例清零,正在醫學觀察的無癥狀感染者清零。 【境外輸入】:當日無新增,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病例39例。 【境內病例】:當日無新增,累計報告境內病例423例。 【無癥狀感染者】:當日無新增,全市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癥狀感染者清零。 累計報告確診病例中,男性229例、女性233例。 目前,死亡3例,累計出院459例。 1名密切接觸者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張文宏: 這種情況下,孩子沒必要戴口罩! 如何提防無癥狀感染者?孩子們如何佩戴口罩?疫情何時結束? 01.重視飲食營養,增強抵抗力是最好的免疫 近期,許多孩子已經回到學校上課,但孩子如何佩戴口罩卻成了困擾家長的問題,對此,張文宏給出的建議是:在學校里,我們鼓勵大家多去設計一些能夠把個體相對隔開的運動,在這種運動中,空間空曠,人和人之間又可以保持相對的距離,口罩事實上是沒有必要再戴了。 同時,他還表示:防護還是要大家盡量做到勤洗手,學校里要多通風,但這些都加起來,也比不上小朋友擁有良好免疫力。 他認為,增強免疫力的方法就是注重多種蛋白質的攝入,避免單一品種,因此對于早餐一定要重視起來。而在增強免疫力的問題上,不光要重視小孩子,老人同樣不能忽視。 02.無癥狀感染者傳播率低,但也要預防 對于無癥狀感染者的問題,張文宏表示,根據目前疾控方面掌握的相關數據,無癥狀感染者的傳播能力極低,但不代表無癥狀感染者沒有風險,還是應該保持相應的警惕。 而關于防范無癥狀感染者傳播問題,他給出的意見是,做好正常的洗手、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等防護工作即可。 03.疫情結束尚待時日,輸入性風險仍然存在 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但外來輸入病例仍時有發生。因此對于疫情何時結束問題,張文宏認為,基本的要求是國內沒有本土病例,即:“不單單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病人,對于無癥狀攜帶者,也應該全部清零,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認為風險就沒有了。” 而目前階段,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努力地讓輸入性的病例降到極低。” 從當下的情況來說,歐美的疫情還在發展中,南美、南亞的病例還在上升,美國處于平臺期,每日仍有兩萬多新增病例,隨著各國對外交流的逐步開放,中國仍然面臨外來輸入性風險,因此他建議公眾依然要保持“戴口罩,多洗手,少扎堆”。不過,鑒于目前國內防控取得的成果,他認為人們在做好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可以去商場、飯店等消費場所。他稱自己也經常到商場去:“我以前很少逛街,現在我經常出來逛街。” 當記者問到,他是否有時間逛街時,張文宏表示:“你這個問得挺好,其實沒什么時間,但還是爭取出去逛一逛。逛一逛,看看外面怎么樣。” 04.“潔癖”讓我們來做,你們去享受生活 對于一些公眾擔心外出時,口罩防護效果有限的問題,張文宏的解答是:“對于一般醫院的門診和急診,外科口罩都已經足夠達到防護標準,你有什么理由認為你在商場里就達不到呢?” 而且:“商場里人多,但是真正有病人在里面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也就是說這么大流量的人群,真正有病人的可能完全沒有,或者頂多有一個,那么大家如果戴口罩,這一個病人即便在商場里面,事實上對大家的風險也已經降到最低了。” 張文宏認為,疫情初步得到控制,要內防反彈,但也不能過度地去追求零病例。“過分追求干凈和零病例,事實上是叫‘潔癖’。” 他表示:“誰要‘潔癖’呢?我們這些做防控的,做臨床治療的,我們要‘潔癖’,發現任何一個病人,我們一定要追蹤到底,要檢查到底,要診斷到底,要收治到底,我們要做到‘潔癖’。”而對于普通公眾,“現在我們已經防控得這么好,社會上的本地病例基本沒有,所以我強烈建議各做各的,‘潔癖’要讓我來做,你們去享受生活。” -End- 「有用就擴散」 資料來源:深圳市疾控中心、深圳市衛健委、廣東省衛健委、CCTV熱線12
人工智能朗讀:
近期,許多孩子已經回到學校上課,但孩子如何佩戴口罩卻成了困擾家長的問題,對此,張文宏給出建議是:在學校里,鼓勵多設計一些相對隔開的運動,口罩沒有必要再戴了。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編輯:孫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