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深圳新聞>深圳要聞>

入選全國“科技戰疫十強”,深圳這個智能體溫貼真牛!

條評論立即評論

入選全國“科技戰疫十強”,深圳這個智能體溫貼真牛!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疫情期間,測體溫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傳統的體溫計,只能目視讀取、手工記錄,測溫人員不僅體力消耗大,也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原標題:入選全國“科技戰疫十強”,龍華這個智能體溫貼真牛!

南方網2020年6月1日訊(記者 吳永奎)疫情期間,測體溫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傳統的體溫計,只能目視讀取、手工記錄,測溫人員不僅體力消耗大,也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對此,龍華區中心醫院聯合某公司,研發了“藍牙物聯網體溫監護系統”(以下簡稱“藍牙監護系統”)。

日前,《人民日報》公布“科技戰疫——2020中國數字化轉型成功案例”,龍華區中心醫院的藍牙物聯網體溫監護系統入榜,躋身于醫療健康類數字化轉型成功案例。

這是怎樣一個神奇的系統?

據了解,該系統使用可穿戴式智能體溫帖,實現了體溫監護功能24小時監測,溫度誤差<0.1度,

該系統通過藍牙物聯網與醫院HIS系統進行對接,護士可以通過電腦、護理大屏、移動IPAD端,實時查看留觀病區每個病人的體溫。

體溫信息還實現全院授權共享,尤其是,不管有多少患者,醫院整個留觀病區的體溫情況都能一目了然,患者人數越多,越能體現其優越性。

該系統還具有體溫異常自動報警功能,報警級別從高到低分為以紅色、橙色,正常體溫為綠色。一旦患者發生病情變化,系統還會根據制定的規則自動發送短信到值班醫生和護士手機上,保證醫護人員可以第一時間、多渠道鎖定患者病情,更大程度的保障患者的安全。

醫院管理人員通過系統的統計功能模塊,可查看病區中超高熱、高熱、中熱、低熱病患人數及其分布,快速地了解病區內患者的發熱情況,以便合理分配工作人員。

數據分析模塊通過系統自動記錄患者的體溫數據,可以持續監控患者體溫變化,并進行可視化呈現,讓信息化為臨床一線提供更有力的數據支撐。

體溫帖在患者解除隔離后進行回收,經過酒精消毒、高溫消毒等步驟后,可重復使用,經濟環保。

自2020年3月11日上線該系統以來,共為183位留觀患者進行實時監測,每3分鐘自動測量一次,最高單日同時監測患者人數達21人,系統單個病人最長持續監護時間為72小時,累計采集病人有效體溫5萬多條,其中記錄體溫異常的數據達1.5萬條

根據183位留觀患者的具體情況,如若按照以往測量體溫的方式,每人每天需測量2-6次,平均每天3次,共需要測量549次,每次約需要10分鐘,共計需要耗時5490分鐘。

另外,該系統具有高可復制性,除了應用于疫情防控留觀病區外,還可擴展到醫院的所有科室使用,特別是重癥監護室(ICU)、兒科、新生兒科等;另外還可擴展到居家使用,并與醫院或簽約社康中心聯網,擴展成藍牙物聯網體溫監護大平臺,成為互聯網醫院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編輯:劉曉宇]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亚洲欧美久久_区二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喷潮 | 香蕉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 | 在线精品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