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網評論員 緬梔
6月8日起,深圳地鐵4號線龍勝站、白石龍站每天早高峰期間,在原有安檢機基礎上,各增加一臺移動安檢機。同時,龍華站將適時調整安檢機位置,增加深圳通卡閘機通道。增加安檢機和閘機通道等做法,有助于縮短乘客過安檢的時間,提升乘客出行體驗。
深圳擁有發達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深圳地鐵全網日客流量超500萬人次,共有地鐵16條線約284公里,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密度全國第一,地鐵成為多數人的出行選擇。早晚高峰擠地鐵是不少上班族的痛點。如何提高地鐵出行體驗,成為“地下通勤族”普遍關心的問題。
安檢效率是影響搭乘體驗的重要因素。從筆者的親身體驗來看,一些地鐵站點存在安檢標準不一致、非安檢通道過窄、高峰期排隊時間過長等情況。比如,對同件物品能否攜帶有著不同說法。乘客攜帶的包大小不一,但都排在一條隊里,有攜帶小包的乘客認為,不加區分的排隊降低了他們的出行效率。
安檢起到了震懾不法分子、維護公共安全的重要作用,但是安檢環節的一些現狀,不僅影響了市民的出行體驗,還可能會產生安全隱患。比如,排在安檢隊伍末尾的乘客只能被動等待,狹窄的安檢通道內聚集大量人員。4號線增加安檢機和閘機通道,能進一步提高乘客過安檢的效率,避免人員的高密度聚集,有效維護公共秩序。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地鐵站作為人員流動頻繁的場所,安檢設施正在進一步改進和規范。比如,北京地鐵規定每小時對安檢設備消毒一次,同時在大興機場線率先試點啟用智能安檢測溫門,該設備能自動檢測乘客體溫數值和攜帶物品,實現測溫、安檢二合一。免接觸的智能安檢系統讓乘客放心過安檢,且有效提升安檢效率。
為了更好地指導地鐵安檢工作,在改善安檢硬件設施的同時,相關部門還應健全法律法規,為安檢過程提供法律依據。于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辦法》(下稱《辦法》)第三十二條規定,乘客有配合安檢的義務,《辦法》還規范了乘客行為,保障運營秩序和安全,維護乘客合法權益。除此之外,相關部門還應根據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的形勢變化,做到安全與通行兩不誤,不斷完善、提升地鐵安檢標準和硬件設施,明確地鐵站點安檢口的物品攜帶標準,進一步提升市民的地鐵出行體驗。
相關報道:
往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