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10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董玉含)6月10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發布消息稱,過去3年深圳已建成自行車道約808公里,今后每年還將新改建自行車道300公里以上。未來深圳的城市慢行交通建設力度將持續加大,努力建設市民1公里之內可便捷步行,3公里可便捷騎行抵達的慢行友好城市。
2017年至2019年,深圳完成自行車道建設約808公里,增長約85%,其中2019年完成新 /改建自行車道約319km,停放區約2000個。去年,寶安、福田、龍崗、南山等4各區,新 /改建自行車道都超過了10公里,其中寶安區達到58公里,居全市之首。此外,羅湖、龍華、坪山、光明等區新 /改建自行車道也都超過了20公里。
為滿足市民長距離出行需求,深圳啟動了跨區自行車專用道建設。龍華 -南山跨區自行車專用道已大部分建成并投入使用。這條自行車專用道起于龍華民治留仙大道 -梅龍大道,終于西麗留仙大道與學苑大道,其中南山段長約7公里,龍華段長約3.2公里,串聯龍華民治、大學城片區并與大沙河生態廊道銜接。此外,市交通運輸局也完成了龍華 -福田跨區自行車專用道規劃方案編制,正在積極推進建設前期工作。
近期,市交通運輸局寶安管理局在新沙路(107國道 -中心路)段,通過壓縮機動車道及道路標線寬度,在道路兩側施劃藍色振動非機動車道標線、設置反光道釘等措施,增設了寬約1.5米的非機動車道,實現機動車、非機動車各行其道,保障安全通行。據市交通運輸局寶安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振蕩標線和非機動車道結合在一起為全市首創,機動車如果駛入非機動車道行駛會有震蕩效果,起到警醒作用。
此外,全市慢行設施建設力度將持續加大,包括計劃對全市約900公里人行道不足或缺失的進行專項整治;統籌推進自行車道建設與機非混行安全隱患路段整治,每年完成新改建自行車道300公里以上,開展116個路段,4個節點機非分離專項整治;有序推進自行車高速公路、慢行骨干網和立體自行車停放庫等高品質慢行設施建設;結合城市開發及軌道交通建設二層連廊、地下通道、風雨連廊等全天候立體步行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