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圳將“兩步走”織密公共衛生安全防護網
到2025年建成全球一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傳染病區域醫療中心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12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羅莉瓊 通訊員 深衛信)“公共衛生”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熱詞。深圳要是再遇到重大疫情該怎么防?記者昨日從市衛生健康委了解到,未來深圳將通過“兩步走”的方式,建設現代化、法治化、精準化、智慧化的一流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打造成為全球公共衛生服務最好、公共衛生安全水平最高、公共衛生治理最優的城市之一。
在提升重大疫情防控能力上,深圳計劃分兩步走。一方面,近期立足補短板,到2022年,深圳建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保障有力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打造國內一流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傳染病區域醫療中心,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和應急管理軟硬件水平顯著提升,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另一方面,中長期力爭創一流,到2025年,深圳將建成全球一流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傳染病區域醫療中心,打造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公共衛生學科領軍人才隊伍,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公共衛生創新平臺,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和應急管理能力達到國際一流水平,重大傳染病防控救治能力達到全球領先水準。
值得關注的是,重大疫情防控能力的提升,不是衛生行政部門一家的事,深圳也著力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參與的公共衛生社會治理格局。其中,公共衛生應急管理工作將納入各區黨政主要負責人的任期考核,也將成為一把手的“必修課”。
重大疫情發生時,將患者送往定點醫院是基本原則。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深圳設置了29家疑似病例收治醫療機構,主要收治可疑病人,在確診后,轉送至定點醫院。未來,傳染病戰略后備醫院也將參考這一模式,一方面接受可疑病人,確診后轉入定點醫院救治;另一方面,醫院自身完善發熱門診、負壓病房、負壓急救車等硬件建設,加強感染科、重癥醫學科等學科和人才建設,作為后備力量救治患者。同時,深圳將加快構建“傳染病區域醫療中心+傳染病戰略后備醫院+發熱門診網絡醫院”為主體的傳染病救治醫院網絡體系。
疫情期間,社區工作者、社區醫務人員、社區民警構建的“三位一體”模式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未來在基層防控上,深圳也要加碼。“三位一體”聯防聯控的模式將成為常態化,同時引導社會組織等參與公共衛生社會治理。社康中心作為市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基礎平臺,未來,也將成為重大疫情防控的“橋頭堡”。據悉,深圳將推動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力量向社康機構下沉,提升社區基本醫療技術支撐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疫情防控,也要有法可依,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法治體系也是一大重點。根據計劃,深圳將加強公共衛生特區立法工作,加快出臺《深圳經濟特區健康條例》和《深圳經濟特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健全公共衛生安全制度規范,深圳的這一立法舉措,在國內尚屬首創。目前,兩部特區條例立法工作已列入今年市人大常委會立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