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后,楊柳(化名)的雙側小腿恢復等長,她的右腳腳跟終于可以著地站立。
術后運動康復少不了
手術只是治療的第一步,術后的運動康復對于楊柳來說也必不可少。由于她右腿的腓腸肌內側頭攣縮廣泛,經手術松解后肌力會下降,如果活動不當可能會出現肌肉斷裂的風險;而如果長時間不活動,又會導致肌肉的再次粘連。
因此,術后當天,楊柳就在治療師劉紅偉和護士宋歡歡的指導協助下,開始正常下地負重行走了。當時,楊柳的右腿還打著石膏。術后第三天,石膏被拆掉,楊柳可以自行下地行走了。她高興地發現,她的雙腿恢復了等長,右腳跟也終于可以著地站立。
“一開始是為了瘦腿,沒想到后來連路都走不了。感謝手術團隊治好了我的腿。”楊柳很感慨。
術后第3天,楊柳康復出院,回家之后繼續按照治療師教導的方法進行康復鍛煉,之后定期回醫院復查即可。
如何正確地瘦小腿?專業的意見在這里
張新濤介紹,希望局部減脂瘦小腿其實是一個誤區,因為小腿不易堆積脂肪,所以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調整肌肉形態來改變小腿形態。影響小腿形態的肌肉主要是淺層的腓腸肌(俗稱“小腿肚子”)和深層的比目魚肌。如果腓腸肌過于發達,會使小腿看上去粗壯。而比目魚肌則可以在視覺上拉高、拉長小腿。
腓腸肌起點位于膝關節之上,通常在站立位或伸膝蹬足時收縮發力,很多芭蕾舞演員小腿肚子看起來明顯,就是因為他們的腓腸肌較發達。比目魚肌起點位于膝關節以下,通常在屈膝時收縮發力,不少跳高運動員的小腿看起來細長,是因為他們有更多的機會訓練到比目魚肌,使得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發展協調。
因此,如果腓腸肌較發達,而比目魚肌較弱,兩者發展不平衡,那么“小腿肚子”就會特別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