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立體布局
地下一層——軌道換乘:通過“城市通廊”實現周邊多條軌道站點的高效換乘,并實現新舊口岸、軌道交通及城市綠軸的高度復合。
場地首層——非過境交通層:通過組織各類非過境交通動線,將空間“還給”城市。
場地二層——車輛過境交通層:利用周邊落馬洲大橋與皇崗高架升級改造契機,讓過境車輛平層快進快出,規避過境交通對城市道路影響。
場地三層——旅客入境大廳層:入境旅客從落馬洲大橋乘車到達口岸二層,經由垂直交通核到達大廳,通關、入境。
場地四層——旅客出境大廳層:出境旅客可經由口岸二層搭乘垂直交通直達,反向通關進入香港。
深港雙方現場辦公室:設置在口岸東西兩翼,并設置二層步道與北側的口岸綜合大樓進行接駁。
設計以“快速到達,內部貫通”的區域交通策略,通過交通需求預測分析與大量數據分析,科學制定不同類型車位數量。預留“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可能性,設計通關路徑,預計可承載高峰日通關量30萬人次。
項目的各類軌道交通接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