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 ·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9日訊 (記者 陳彬)日前,記者從深圳市第二實驗學校 (以下簡稱“二實”)獲悉,在中央電化教育館舉辦的“2020年新媒體新技術教學應用研討會暨第十三屆全國中小學創新課堂教學實踐觀摩活動”網絡課例比賽中,二實2位老師的課例獲評全國“示范課例”“典型課例”,其中曾映智老師的《新能源與可持續發展》課例獲評全國“示范課例”(全省僅2節課例獲此殊榮),余媛老師的《溶液的形成》課例獲評全國“典型課例”(全省僅7節課例獲此殊榮)。據悉,此次比賽全國共有12560個課例參與競選。
據了解,二實為推動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素養,提升學堂效益,積極組織教師參與各種全國性的課例比賽活動。
《新能源與可持續發展》:曾映智
曾映智老師的“新能源與可持續發展”物理展示課,是一堂基于5G網絡的全息互動課堂。課堂中結合核能知識的學習,運用 基于5G的激光全息技術 把遠在上海的復旦大學教授有如真人般帶進了課堂。
技術應用充分、師生互動活躍、教學效果突出,基于5G的智慧教學課堂充分發揮了5G大帶寬、低時延的優勢,融合了3D、全息等新技術,結合深圳市教育云平臺呈現了一堂堂 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二實精品課 。
《溶液的形成》:余媛
余媛老師獲獎的課例《溶液的形成》將5G和教育云結合,與學校對口幫扶的深圳市展華實驗學校進行 雙師課堂 。由二實的余老師主講,展華實驗學校的陳小香老師做助教,通過視頻直播平臺進行課堂互動。
余媛老師表示:“這次課堂借助5G網絡,讓我實現了 在同一時間、不同地點共同呈現同一堂課的教學效果 。通過5G遠程互動教學平臺與兩地的同學們實時交流,教學過程中 互動教學平穩,畫質清晰流暢 ,新穎的授課模式,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作為助教的陳小香老師表示 , 這是一種集信息、課程于一體的現代化教學模式, 網絡流暢、學生實驗、學案圖片展示迅速,相互點評及時有效,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現了優質教學資源、思維思路的及時共享。
學校表示, 兩個課例此次獲國家級榮譽,這是二實教師在 “綠色學堂” 教學理念引領下,努力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創新,不斷探索結出的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