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網評論員 明月
隨著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復工復產活動有序鋪開,深圳道路早晚高峰運行壓力持續增加,道路交通擁堵情況逐步突顯。為此,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決定從7月23日起,恢復對全市早晚高峰期間非本市核發機動車號牌載客汽車的限行措施。
此前,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為全力配合好全市的防疫工作,保障防疫期間的物資運送,有效促進全市項目建設和各類企業的復工復產,服務好社會經濟,深圳于2月8日起,暫停實施限行外地號牌小汽車措施。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之后,復工復產活動全面鋪開,工作、活動、出行基本恢復正常,深圳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開始呈現“爆塞”局面。無論是交通數據,還是車主們的現場感受,都表明該恢復限行了。
深圳此番恢復“限外令”,正是積極回應民眾訴求、靈活應對目前城市交通情況的有效舉措,緩解了全市道路壓力,進一步改善城市道路擁堵情況,為全市經濟社會生產活動提供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限外令”恢復首日,深圳新聞網記者來到全市多個地點,實探深圳早高峰交通情況。記者實地采訪的多名市民表示,道路擁堵情況明顯緩解。根據深圳交警23日下午發布的數據,限行首日早高峰車輛出行數量總體呈現下降趨勢,交通擁堵情況有明顯緩解。23日上午8時30分,交通分析平臺實時顯示,深圳擁堵指數對比6月份工作日下降了45.6%。
據統計,23日7時至9時,接擁堵警情為24宗,環比限行措施恢復前下降了46.67%。全市早高峰車流總量為183.27萬輛次,較發布限行措施前下降了16.64%。外地籍車出行總量為15.65萬輛次,環比22日下降47.21%;比恢復限行措施前減少21.24萬輛次,下降57.58%。從入關車輛來看,23日早高峰期間,入關車流量1.95萬輛次,其中本地籍1.82萬輛次,外地籍0.13萬輛次,關口總體車流量比限行措施發布前下降22.47%。
從以上數據來看,對比限行措施實施前深圳交通的擁堵情況,尤其是高峰時段的各項數據指標,深圳交通擁堵情況有了較為明顯的緩解。深圳交警通過監測發現,23日的早高峰時段共有5859宗外地車違反限行規定。對于這些“沖禁令”的車輛,深圳交警將予以警告處理。下周一(7月27日)開始,正式對違反限行規定的車輛實施處罰。
“限外令”的最大效用在于可以短時間內迅速緩解交通壓力,把大堵盡量變為小堵。但是,道路擁堵涉及多方面原因,如道路建設、路線調整、駕駛素質、車輛數量等,限行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因此,從長遠來看,要想進一步解決城市交通擁堵,還需將落腳點放在科學規劃建設路網工程、加強交通綜合整治上來,多措并舉,打造一個暢通無阻的城市。
相關報道:
在現場 | “限外令”恢復首日 深網記者多點實探深圳早高峰交通情況
往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