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12日訊(記者 梁榆其 金洪竹 林恒鑫 實習生 李欣桐 王舒蕾)創(chuàng)辦于1981年8月的深圳市福田區(qū)紅嶺中學(以下簡稱“紅嶺中學”),時稱深圳市第三中學,是深圳經濟特區(qū)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所公辦中學。建校之初,沒有校舍,缺乏師資設備,當時只有初中班,附設于深圳羅湖區(qū)蔡屋圍小學內,教職工只有21人,設初一至初三共5個班,學生人數350人。1984年10月,"深圳市第三中學"改名為"深圳市紅嶺中學"。從一棟教學樓到現在一校五部,這39年,紅嶺中學有著怎樣的故事?
孩子工地里讀書 老師“走南闖北”蹭飯 用“拓荒精神”艱苦創(chuàng)校
1982年的深圳,沒有現在的高樓大廈,街道兩旁只有農村的平房,整個城市是由腳手架組成的施工工地。同年,紅嶺中學園嶺初中部迎來了第一批高一學生,饒江山是其中一員。“只有一棟教學樓,學生在黃土上上體育課,與腳手架為伴,在工地周圍生活,另一棟教學樓和體育館還在建設中……”回想起自己的高中生活,饒江山印象深刻。熱衷于幫助同學的饒江山,馬上在同學們的推薦下成為了第一屆學生會會長。
1982年,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變化正在快速發(fā)生,中建三局一公司在這一年出征深圳,承建了當時的“華夏第一高樓”深圳國際貿易中心大廈,創(chuàng)造了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成為改革開放的代名詞。深圳開始喊出了“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個被認為“知名度最高,對國人最有影響的口號”。為乘上改革開放春風,全國各地的人不斷涌到深圳,當時的紅嶺中學高一本只有3個班級,為新來的學生,紅嶺組建了第4個班。到1985年,第一屆紅嶺中學高三學生畢業(yè)時,紅嶺的高中已經擴大至6個班級。
饒江山在時稱“深圳市第三中學”首屆學生代表大會上發(fā)言。
饒江山被評為全市青年學習標兵,學校領導在建設中的教學樓旁為饒江山頒發(fā)獎品。
“走南闖北”是老師吃飯的代名詞。“紅嶺中學可以說是跟著特區(qū)一起建立的,在開辦初期條件比較艱苦,硬件設施都不足。新分配來的老師和內地調來的老師都沒有專門的教工宿舍,住在由木板間隔起來的教室里,沒有衛(wèi)生間和食堂,上個廁所都很不方便。”說起1989年來紅嶺中學任教的印象,紅嶺中學石廈初中部安全主任藍小昌既感慨又激動。“最早的時候老師沒有地方吃飯,旁邊有個上海時裝公司,就在那里蹭飯吃,后來又到后面的一個原野公司蹭飯,再后來又轉到四川大廈的一個建筑學校。”
深圳市福田區(qū)紅嶺中學(紅嶺教育集團)石廈初中部安全主任藍小昌1989年任教深圳市紅嶺中學后與第一屆初中畢業(yè)生在教學樓前的合影。
在與藍小昌同年入校的現紅嶺中學石廈初中部部長彭賓眼中,當年的紅嶺中學園嶺初中就是一所“農村學校”:建筑整體呈現古樸的灰色,布局單一。39年后,當彭賓再回到園嶺初中部,教學區(qū)、實驗區(qū)、運動區(qū),還有音體美專用的音美樓,建筑風格、區(qū)域布局都煥然一新,連色彩也讓人賞心悅目。
深圳市福田區(qū)紅嶺中學(紅嶺教育集團)石廈初中部部長彭賓(中)與她帶的第1屆學生合影。
“那時候還沒有電腦,上課、成績統計都是純手工。這道題目學生的得分率是多少,我們都是靠畫正字,不像現在輸進電腦就有了。”紅嶺中學副校長劉仁淮1992年來到紅嶺任教,說起當時的教學工作,非常唏噓。盡管如此,老師和學生依然敢闖敢拼、吃苦耐勞,充分發(fā)揮特區(qū)獨有的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用行動和實踐鍛造出了“紅嶺精神”——求真務實、敢于擔當、腳踏實地,這與深圳精神一脈相承,讓每一個老師和學生都受用一生。
深圳市福田區(qū)紅嶺中學85屆高中畢業(yè)生饒江山接受記者采訪。
自帶城市創(chuàng)新基因 紅嶺學子的成長融合于學校建設
2006年,紅嶺中學高中部建成后,初中、高中分離,現在的高中部三面環(huán)山、一面環(huán)水,校園環(huán)境清幽,硬件設施齊全。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紅嶺中學高中部4棟宿舍樓聞雨齋、觀云軒、依泓居、擁翠閣,這具有傳統文化底蘊和內涵的名字是經歷了學生征集、語文老師把關最終確定而來的。劉仁淮回憶,當時的領導班子一致認為教育應“以學生為中心”,學校是教育的場所,通過環(huán)境和建筑也能起到教書育人的作用。“我們就想去做這樣一種活動,不管是征集宿舍樓的名字還是教學樓的名字,就是想讓學生參與到學校的建設中,讓學生獲得存在感和參與感。在這過程中,學生會內化學校的校園文化,建筑就成為學生與學校連結的載體。”
深圳市福田區(qū)紅嶺中學高中部4棟宿舍樓從左到右依次為聞雨齋、觀云軒、依泓居、擁翠閣。
旗袍、長袍馬褂、鷹羽冠頭飾、黑長袍……萬名造型多樣的紅嶺師生匯聚在高中部運動場。2011年秋季,第一屆紅嶺創(chuàng)意運動會開幕,成為紅嶺創(chuàng)意校園的一部分。不同于傳統的運動會,這個創(chuàng)意運動會相當有新意。劉仁淮指出,若按傳統的運動會入場式,局限了學生展示才藝的機會。“我們就框了幾個主題,如城市運動會、民族運動會,讓學生在指定主題內發(fā)揮他們的想象空間,讓孩子們的心中有國家,也可以叫做國家認同教育。”
自第一屆運動會以來,創(chuàng)意運動會已成為每年紅嶺中學堅持的傳統。2019年,創(chuàng)意運動會加入了小學部,一校五部的學生穿上由各班設計的班服或者代表著城市特色的服裝。學生所代表的城市里,不僅有成都、香港、開羅等熟悉的城市,還有如達累斯薩拉姆、金沙薩等罕見的城市。
深圳市福田區(qū)紅嶺中學創(chuàng)意運動會開幕式。
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 “基礎教育旗艦”為特區(qū)建設輸送人才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進入快車道,深圳對人才和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斷升級。“來了就是深圳人”的口號,更是吸引了省內外一批批人才駐扎于深圳進行創(chuàng)業(yè)、生活。深圳教育如何支撐特區(qū)發(fā)展,來滿足不斷增長的學位和優(yōu)質教育資源需求?
紅嶺中學走在深圳前列,于2015年4月整合“一校五部”教育資源,成立了紅嶺教育集團,開始集團化辦學的改革探索。
近年來,在新高考體系的改革推動下,紅嶺對課程進行了整合及提升,課程得到系統化、模塊化發(fā)展。紅嶺中學高中部部長郭樹英介紹,學生的課程可分成基礎必修課程、拓展延伸課程以及自主特長發(fā)展課程三大類型,如在拓展延伸課程方面,學校就開發(fā)了無人機課程、走進紅樹林課程等。
硬件設施方面,學生可在新開設的未來教室用平板電腦與老師的教師端進行多屏幕的互動,學生的相關情況能迅速反饋到老師手上。不滿足于課堂實驗的學生還能向學校申請在實驗室進行完整的操作,去完成對科學的進一步探索。在校園活動方面,每年學校會開設60-80個社團,學生和老師都可根據個人興趣自主申請開設社團。
深圳市福田區(qū)紅嶺中學高中部。
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離不開多樣化的課程和校園活動,更離不開優(yōu)秀教師的引導。郭樹英說,學校創(chuàng)立了全國首個“學生成長支持中心”,從學生品德、生理、心理、特長、未來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等方面定制個性化成長的方案。
紅嶺的辦學規(guī)模和師資力量逐年壯大,身處深圳特區(qū)的紅嶺學子有著廣闊的見識與多樣化的選擇。彭賓表示,“以前的學生非常淳樸,家長也不會對孩子的教育有過多的干涉。身處在信息化時代的學生思維活躍、視野寬廣,這對老師的要求反而是更高了。”
目前,學校招聘了6位博士,有5位正高級教師、6位特級教師,高級教師占師資比例一半以上。紅嶺中學的青年教師占比數量極大,學校對青年教師的培訓也是按體系進行。
在教學成果方面,紅嶺達到高考高分優(yōu)先投檔線以上的學生人數,已經連續(xù)7年全市第一,為深圳培養(yǎng)了大量的優(yōu)秀人才。
深圳市福田區(qū)紅嶺中學石廈初中部。
現在的深圳市福田區(qū)紅嶺中學園嶺初中部教學樓。
集團化辦學 打造智慧校園 率先回答“教育現代化之問”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qū)建立40年,而紅嶺陪伴特區(qū)走過了39年歷程。39年來,紅嶺從艱苦創(chuàng)業(yè)到初具規(guī)模,再到優(yōu)質辦學,與深圳教育一同高速成長。
集團化辦學5年來,紅嶺教育集團在整體體制改革、現代學校制度建設,以及學校管理體制變革方面都取得了高質量發(fā)展。在不斷的思考和探索后,紅嶺師生和家長有一個共同的愿景——在2025年實現紅嶺教育現代化。
深圳市福田區(qū)紅嶺中學2025年要建成世界一流的設施環(huán)境、全國領先的辦學體系和深圳派頭的質量目標。
紅嶺中學校長張健說,“紅嶺已經通過艱苦的創(chuàng)業(yè)和規(guī)模擴張,為很多深圳孩子提供了個性化的教育,未來我們要參照現代化未來學校的空間設計,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校園環(huán)境,包括與課程相適應的教學環(huán)境。此外,要形成一套領先于全國的辦學體系,整個課程體系按照跨學科、項目制教學,讓學生在體驗和探究中學習與成長,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我們還要完成深圳排頭的質量目標,這個質量目標的根本就是要從課程體系的不斷的建設和完善入手,給孩子們提供一個能個性化自主成長的平臺。”
張健向記者描繪了他心中的紅嶺現代化藍圖:學校將成為一所“互聯網+教育”為形式的智慧教育,建造一個一切以師生用戶體驗為根本、“面向人人”的智慧化校園。學生有大數據的支撐來找到適合自身發(fā)展的“跑道”。同時,老師可運用技術手段和大數據來改變教學方式,以提升教學水平,著力提升學生的體育素質、藝術素質和科技素質,并給每一個學生打造獨一無二的課程。
深圳市福田區(qū)紅嶺中學(紅嶺教育集團)黨委書記、校長張健介紹紅嶺未來2025年的辦學目標。
深圳市福田區(qū)紅嶺中學實驗小學航拍圖。
愛國,慎獨,求實,創(chuàng)新!紅嶺校訓,深刻在每個紅嶺人心里。紅嶺中學走過的39年歷程,是深圳特區(qū)40年教育的一個縮影,也是深圳精神在教書育人方面綻放出的獨特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