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0-24時,深圳無新增確診病例。
截至8月22日24時,深圳市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65例。目前在院3例。
保持警惕!一小孩四次核酸檢測才顯陽性
一境外航班查出18個無癥狀感染者
8月22日,在廣東省政府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段宇飛表示:“從目前的風險評估來看,我們有信心告訴公眾,本次疫情總體可控,擴散蔓延傳播到其他城市的風險較低。”
01.汕尾一無癥狀感染者在第4次核酸檢測時呈陽性
廣東將持續對哪些人員進行重點監測管理?
段宇飛介紹,根據國家和我省疫情處置的相關要求,在此次汕尾和深圳的疫情發生后,廣東主要對4類人員人群實施了分類管理,并開展核酸檢測篩查,實行應檢盡檢,愿檢盡檢這兩種情況。
第一類為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截至目前此次疫情共確診了1例病例,8例無癥狀感染者。對這類人群采取集中隔離治療觀察措施,動態檢測核酸體檢評估感染情況。
第二類是密切接觸者。對這類人群予以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安排單人單間在第1、4、7、14天進行核酸檢測,一旦檢測陽性或出現癥狀,立即轉移到定點醫院。
第三類為一般接觸者,包括密切接觸者的接觸者和防控單元內除密切接觸者以外的人員,對他們采取居家隔離措施,在第1和14天進行核酸檢測,必要時根據具體情況可以在第7天增加一次核酸檢測。
第四類為對防控區域人群采取限制活動范圍,不離開當地,不參加聚集性活動的社區健康管理措施。14天內檢測1~2次核酸。
此外,廣東對疫情期間有到過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活動場所的群眾以及周邊的群眾發了公告,動員他們進行愿檢盡檢。
目前汕尾和深圳已完成2輪針對4類人群的核酸檢測,這兩次的部分重點人群人員已經完成了第三輪甚至第4輪的檢測。
汕尾確診病例的一個小孩,是無癥狀感染者,他是在第4次核酸檢測的時候才發現陽性。
02.一境外航班查出18個無癥狀感染者
目前,汕尾、深圳已對密切接觸者以及有可能波及的人群、場所、外環境進行了擴大檢測。截至8月22日8時,共檢測核酸樣本83.42萬份。
在14日報告1例確診病例后,又經排查發現的8例無癥狀感染者,都是從納入健康管理的密切接觸者中主動發現的,均為第一例案例的同事或親屬,他們的密切接觸者及一般接觸者都追蹤到位,并按照規定落實了健康管理措施。“我省的監測是靈敏的、行動是迅速的、處置是及時的、舉措是有力的,疫情在較早階段即被發現并控制在局部區域。但由于密切接觸者等重點人群尚在醫學觀察期內,不排除后續會有零星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段宇飛說。
段宇飛表示,目前疫情還沒結束,我省對外交往頻繁,人員來往較多,全省各地仍然存在疫情輸入風險。特別是全球疫情持續蔓延,每日新增病例數維持在較高水平,國外“帶疫解封”與對外經貿往來需求加大,我省口岸入境航班持續增加,國際船舶外籍船員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豁免人員健康監測等閉環管理仍有需要加強的環節,
來自境外及國內高中風險地區輸入疫情風險依然不容忽視。
“這些境外航班上,有的陽性病例較多,帶來的境外輸入風險較大。
前段時間有個航班檢測出18個無癥狀感染者,有一個航班檢測出15個無癥狀感染者。
目前全省有4萬人由境外航班入境后接受14天集中隔離,為防控帶來了巨大壓力。”段宇飛介紹,此外近期國內多地報告冷凍冰鮮產品外包裝核酸陽性,冷鏈環節新冠肺炎病毒污染風險仍然存在。段宇飛表示,當前,廣東已部署各地進一步落實“四早”措施,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全省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慎終如始落細落實各項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同時從發熱門診、檢測能力、人員隊伍、醫療救治能力、應急物資、隔離場所、口岸聯合檢疫、流感等秋冬季節傳染病防治等8個方面做好秋冬季節疫情防控各項準備。
廣東疾控:復盤陸豐疫情
發現做好這事很重要!
廣東省疾控中心主任鄧惠鴻對整個過程進行了分析,并提出關鍵指引。
鄧惠鴻介紹,截至目前,該確診病例的63名密切接觸者中,有3人被確診為無癥狀感染者,分別是該例確診病例的女兒、兒子和外甥女。
01.密閉空間全程佩戴口罩
通過流行病學調查復盤,該確診病例從8月6日從深圳的住址出發去搭地鐵,再乘坐長途大巴到達陸豐老家。
“該病例在公眾場合能夠做到佩戴口罩,當時她應該是有傳染性的,尤其是在長途大巴這么一個密閉的空間里,4個小時內傳播他人的風險是比較高的,但是由于該病例全程有佩戴口罩,大大降低了傳播風險,目前再沒有發現其余的密切接觸者被感染。”鄧惠鴻介紹。
02.親友吃飯近距離接觸
該病例到達陸豐老家后,與子女親戚同桌吃飯,聚集近距離交談和生活接觸。
“此時她沒有佩戴口罩,傳播他人的風險就比較高了,所以,這個時候她的女兒、兒子和外甥女就相繼被感染。”鄧惠鴻介紹,后來孩子的核酸檢測是陽性,診斷為無癥狀的感染者。
03.全省呼吸道傳染病發病率同比去年下降16.39%
鄧惠鴻強調,患者的呼吸道飛沫是新冠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或者醫用外科口罩可有效阻隔飛沫。
柳葉刀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具有傳播風險的環境下,佩戴口罩能夠將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從17.4%下降到3.1%,可以降低80%以上的風險。
“這說明佩戴口罩是非常重要的,今年1月26日以來,全省提倡堅持科學佩戴口罩,民眾這個習慣還是堅持得比較好,效果也比較明顯。”鄧惠鴻介紹一組數據,根據全省各級疾控中心監測,今年上半年除新冠以外,全省呼吸道傳染病報告的發病率是10萬分之29.24,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6.39%。
“這些數據說明,在廣東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間,我們堅持佩戴口罩,對有效降低通過飛沫傳播呼吸道傳病的風險是非常有效的。”鄧惠鴻強調,全省發生病例的風險是隨時存在的,呼吁市民還是要堅持防控不松懈,不要麻痹大意,建議在人員聚集的密閉公眾場所還是要堅持科學佩戴口罩。
資料來源:深圳市疾控中心、深圳市衛健委、廣東省衛健委、“廣東衛生在線”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