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網觀察 第231期|教育培訓行業既要自律,也要法律約束
2020-09-02 21:38
來源: 深圳新聞網

深網觀察 第231期|教育培訓行業既要自律,也要法律約束

人工智能朗讀:

深網評論員 王俞

日前,深圳13家教培企業在市消委會倡議下,聯合作出了“預收費不超3個月”“合同期內可無理由退費”等承諾,獲得了不少市民的點贊。這是相關企業在面對經營壓力時作出的創新之舉,具有正面的示范引領作用。對于促進行業良性發展,提振市民消費信心、共建消費信任具有積極的意義。

近年來,預付式經營在教育培訓行業非常普遍,但消費侵權、卷款跑路等案件頻發,讓教育消費蘊藏了越來越大的隱患。今年疫情防控期間,部分培訓商家的授課進度、服務質量受到影響,關門停業、無法為消費者退費,導致相關投訴增多。有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深圳市消委會共收到11477宗有關預付式消費投訴。其中,教育培訓投訴6392宗,占比55.69%。投訴量在30宗以上的教培企業有14家,占比51.85%。一時間,教培行業成為預付式消費投訴的"重災區"。

在此次承諾活動中,針對一直被詬病的預付式消費時間過長問題,13家企業共同承諾面向中小學生的校外培訓機構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不超過三個月費用(含贈課);按課時收費的機構,一次性收取不超過60節的費用(有效期不超3個月)。對于消費者而言,商家的此舉等于是無形中降低了市民預付式消費的“額度”,在減輕消費者前期投入負擔的同時,降低了市民的消費風險。

除了“階段性收費”,“合同期內可無理由退費”的承諾,也給消費者吃了一顆“定心丸”。值得一提的是,承諾合同期內無理由為消費者退費,也不是“一刀切”,全然不顧企業的正常經營。如果是消費者單方原因導致合同終止的,需要扣除已產生的不可逆費用,再退還剩余課時費用。考慮到企業面臨的場租成本、招生成本、教學成本、服務成本等,不可逆費用不退還,或許也可以理解。

我們在為上述企業點贊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它們所承擔的經營壓力。對于企業而言,“預收費不超3個月”,延長了企業資金回籠的周期;“合同期內無理由退款”,也會讓企業的生產經營面臨更大的變數……面對這些壓力,這些企業依然能夠站出來振臂一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并且“刀刃向內”壓縮了自己的利益空間,不得不說是一件值得肯定的探索。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警惕“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發生。目前,教育培訓行業的相關法律法律尚未完善、市場主體也良莠不齊,這就讓一些非誠信企業有了可乘之機。這也間接導致優先作出利益讓步的企業,無形中就要面臨更大的挑戰,甚至承擔更大的經營風險。“為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為了在一定程度上補齊此項短板,深圳市消委會也倡議,消費者也可通過"315消費網"、"315消費通"微信公眾號、深圳信用網等平臺查詢企業的消費評價指數,通過深圳市消委會官網查詢"好人舉手"企業名單和承諾標準,并優先選擇這些企業進行消費。

我們也要看到,想要徹底破除教培行業“沉珂”,整肅預付式消費投訴的"重災區",光靠一紙承諾是遠遠不夠的,對于參與承諾的企業,要夸贊,更要暢通舉報渠道,保證各分店的落實。此外,除了行業自律,相關法律法規的“硬約束”也必不可少。

目前,與教育培訓行業預付費式消費快速發展的狀況相比,我國現行相關的法規還略顯滯后。我們希望,深圳能夠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教育培訓行業的預付費的收費原則、消費憑證、服務合同、禁止收費內容等方面進行規范。同時,提高培訓機構準入門檻,對于各類非法辦學的機構應該進行更為嚴格的審查與整治。有條件的話,主管部門還可以對培訓機構進行更多的辦學指導,減少教培企業的盲目野蠻生長。只有行業自律和法律約束“雙管齊下”,才能夠構筑起良好的市場生態。

相關報道:

深圳這13家教育培訓企業承諾合同期內可無理由退費

深圳上半年消費投訴近10萬宗,教育培訓等預付式消費投訴突出

3萬多課時800萬學費未退還,深圳一培訓機構突然“破產”


往期內容:

深網觀察 第230期|教師可行使懲戒權,是強化家校互信的關鍵一步

深網觀察 第229期|秋季開學,共同鞏固防疫新格局

深網觀察 第228期|精細作業,化解噪音污染老大難問題



[編輯:孫遜]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 | 日韩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 亚洲高清乱码AV在线播放 | 亚洲区视频在线看 | 日本乱理伦中文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