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見圳客戶端9月15日訊 狗不理王府井店被狗不理集團解除合作了!近日,某視頻博主到北京王府井狗不理店試吃,并發布了測評視頻,他在視頻中表示“醬肉包膩、沒有用真材實料、感覺跟吃半個饅頭似的、100塊錢兩屜有點貴。”本來是顧客正常的“吐槽”行為,狗不理王府井店竟聲明稱視頻侵犯了名譽權,要求有關微博賬號和制作人員道歉,還表示已報警。
就餐觸及到哪條底限你會給差評?一起參與我們的調查吧!
深網觀察 第241期|老字號不能倚老賣老
深網評論員曉之
這幾天,狗不理包子成為了熱搜。起因是有一位視頻博主吐槽狗不理包子王府井總店的醬肉包“全是肥肉”“特別膩”,稱“實在吃不下去”。隨后,新浪微博賬號“王府井狗不理店”發布聲明稱,視頻發布者侵犯了餐廳名譽權,表示已報警并將追究相關人員和網絡媒體的法律責任。昨天,狗不理集團宣布與狗不理王府井店解除合作。
用餐后做出評價,是消費者的基本權利。針對“就餐差評”的問題,深圳新聞網昨天發起了網友投票。結果,有68.93%的網友表示,他們曾經在用餐后給過差評。在給出差評的原因中,“服務態度差”、“太難吃”高居前兩名。對商家提出中肯的批評與監督,是每個消費者享有的基本權利,中肯的評價不僅是商家進步的動力,也讓更多網友能夠快速篩選定位商家,從而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狗不理王府井店的回應態度,是令自身陷入尷尬處境的“引火線”,但看似平靜的表面之下,實則早已暗流涌動。在此事件發生之前,不少網友詬病狗不理價格昂貴、拘泥守舊,某點評平臺的低評分提供了證明。這位博主的吐槽視頻,內容大多來源于自己作為消費者的個人感受,甚至肯定了王府井店的服務態度。對此,狗不理非但沒有拿出“老字號”應有的肚量,趁勢檢討整改自身問題,反而態度強硬進行反擊,從而一石激起千層浪。這讓積怨已久的消費者找到了靶子,刷出清一色的差評與抵制。
王府井狗不理店對“名譽權”一詞的理解,更是缺乏法理支持。《侵權責任法》指出,一般應通過是否屬于以侮辱誹謗等捏造事實的方式進行、是否具有主觀故意等諸多因素來確定侵權與否。不可否認,商家有維護自身名譽和品牌的權利,要是消費者公開言論嚴重失實,或使用帶有侮辱性的語言,商家有起訴的權利。具體到此事件,消費者享有批評和監督的權利,商家有適度容忍義務,且視頻中的言論整體客觀中肯。如此濫用名譽權,不僅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占用公共資源,作出了極其錯誤的示范,也對市場公平造成一定影響。
老字號不意味著永遠享有市場競爭力,要是躺在功勞簿上倚老賣老,老字號就會被市場淘汰。老字號是歷史文化積淀的產物,是潛心鉆研的手藝人心血的結晶,近年來,一些老字號的“金字招牌”大打折扣,甚至逐漸和市場脫節,這與老字號普遍思想保守、以“老”自居、缺乏創新、管理方式陳舊不無關系。說到底,老字號必須看淡過去的榮譽,正確看待老字號招牌,不再消極“啃老”,把精力放在服務質量與產品品質,才能避免被時代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