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7日訊(記者 陳彬 通訊員 楊婷姻 )近日,由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資助的“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社區”項目之“‘一寸丹心圖報國’——詩詞中的愛國情懷”愛國詩詞講座暨愛國詩詞音樂朗誦會在龍園外語實驗學校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深圳市壹書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龍園外語實驗學校聯合舉辦,愛詩家創始人、《詩詞與家國情懷 》作者劉建彪擔任主講嘉賓。劉老師特地籌備了關于陸游、辛棄疾、于謙、戚繼光四位愛國詩人的詩詞講座,希望龍園外語實驗學校的學子在愛國詩詞的浸潤下,感受詩人醇厚綿長的家國情懷,陶冶愛國情操,砥礪愛國心志。
講座開始,劉老師和大家分享繆氏子《賦新月》一詩:“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掛在碧霄邊。時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團圓照滿天。”他闡明詩人借詠新月來表明遠大志向,并勉勵在場學子向詩人學習,從小立志做光照天下的大事業。
講座過程中,劉老師與聽眾頻頻互動,他以提問激發興趣:“宋代愛國詩人多如繁星,哪兩位是當時詩壇最閃亮的雙星呢?”孩子們踴躍作答,勇氣可嘉,最終來自四年級的李同學給出了正確答案——陸游和辛棄疾,現場頓時掌聲如潮。此外,劉老師希望大家能將陸游的 《金錯刀行》背誦下來,他認為此詩讀來抑揚頓挫,尤能激蕩人的心魄。
接著,劉老師分享了戚景通引導小戚繼光恪守“忠孝廉節”的故事,他指出,得益于父親戚景通的啟蒙教育與恩師梁玠的言傳身教,戚繼光少時便有大志,兼具文韜武略。除此之外,劉老師深入解析《韜鈐深處》一詩,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諄諄教誨臺下學子,激勵他們志存高遠,矢志不移,成為國之棟梁。
談及辛棄疾,劉老師以“智慧超群、膽力過人”概括其身上彰顯的英雄特質,他認為辛棄疾有勇有謀,是張良和韓信的結合體。
“少年立志、心懷祖國是四位詩人身上最閃亮的品質,希望你們以古人為榜樣,做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有志者。”劉老師語重心長地引導孩子們。
隨后的愛國詩詞音樂朗誦會,龍園外語實驗學校的學子們踴躍舉手,爭先上臺表演,他們聲情并茂地朗誦了《江城子 ·密州出獵 》《桂枝香·金陵懷古》《金錯刀行 》《喜雨行 》等愛國詩詞佳作。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們才藝俱佳,除了朗誦之外,更帶來古箏、笛子、口琴、葫蘆絲、手風琴等樂器演奏,充分展現龍園學子的多才多藝與良好的精神風貌。最后,劉老師對龍園學子的表現表示高度肯定與贊賞,并表達了深切的寄望:“從這次的音樂朗誦會可以看出龍園學子的素質之高,可見學校重視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祝愿龍園外語實驗學校的人文教育更上一層樓!”
據悉,2020年“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社區”項目由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資助、深圳市壹書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承辦,項目結合新時期深圳市民群眾精神生活需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7場“詩詞大講堂”公益文化講座與6場詩詞音樂朗誦會,旨在引領市民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感受古詩詞的潤澤,從而邁向詩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