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鳥類調查人員在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內統計鳥類時,突然發現成群的鷸鸻被驚起,原來是有兩只大鳥在追逐。后面一只是蒼鷺,前面是一只黑色的長嘴大鳥,它就是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內的新記錄鳥類——黑鸛。截至目前,在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內共記錄鳥類20目59科256種。
黑鸛在全球分布僅有3000只,其中我國有1000只左右。在中國,黑鸛繁殖于北方,在長江以南地區及臺灣等地越冬。上世紀60年代曾定期到香港米埔濕地越冬,現極少有記錄。
生性機警的黑鸛是重要的環境指示性動物,黑鸛對棲息環境要求很高,特別是對覓食水域,要求水體食物豐富,水質清澈,水深不超過40厘米。作為捕食性涉禽,黑鸛主要食物為魚類,也吃蛙類、軟體動物和甲殼類,以及螻蛄等部分昆蟲,偶爾啄食少量水草。
近年來,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保護區內的魚塘進行了一系列的生境恢復及管理工作,通過人工營造高潮位鳥類棲息地、科學調控水位、控制蘆葦自然擴散、降低魚塘周邊植被高度、減少人為干擾、科學引導游客參觀等措施,生態系統穩步恢復,鳥類棲息環境明顯改善,為遷徙過境和越冬的數萬只水鳥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