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績效考核,考些啥?
共有55個指標,分為4個方面:
醫療質量
運營效率
持續發展
滿意度評價
01
深圳市二醫院
9項指標滿分,重點學科全市最多
全國排名第55位的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是全市5家“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單位之一,在26項國家監測指標中,市二醫院的低風險組病例死亡率、抗菌藥物使用強度、資產負債率等9項指標獲得滿分,醫院每百名衛技人員科研項目經費也進入全國三級醫院“前30強”,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目前,市二醫院已擁有全市最多的重點學科(含各類創新載體)。
包括——
6個國家級重點專科(實驗室)
1個國家臨床重點???/p>
10個廣東省重點醫學???/p>
6個廣東省高水平臨床重點專科
14個深圳市重點學科
接下來,醫院將力爭使骨科、神經學科等3-5個??七_到國家臨床重點??扑?,5-10個專科達到廣東省高水平臨床重點專科水平,1-3個學科進入全國專科影響力前20名,3-5個??七M入華南區域??魄?。
02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
4項指標滿分,全市最“智慧”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也是“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單位之一,此次在“綜合醫院”中排名全國第61位,共有4項指標滿分:
手術患者并發癥發生率、Ⅰ類切口手術部位感染率、低風險組病例死亡率、抗菌藥物使用強度(DDDs)。
醫院的信息化、智慧化建設,是一大亮點。
舉個例子,為了患者的醫療安全,北大深圳醫院使出了“絕招”——建立智能手術分級系統,對每一位醫生的手術質量進行自動跟蹤,如果一位醫生某類手術質量不過關,就會被系統自動“封殺”。
在國家的電子病歷水平分級中,北大深圳醫院是廣東省首家獲得最高的“六級認證”的綜合醫院。
03
深圳市兒童醫院
全國最大的兒童造血干細胞移植中心
“國考”排名全國第十的深圳市兒童醫院,在學科建設上異軍突起,擁有華南地區最大的血液腫瘤科、風濕免疫疾病診治中心、兒童癲癇中心,建成國內最大的兒童造血干細胞移植中心,移植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頒布的“年度中國醫院血液科科技影響力排行榜”上,該院連續三年位列全國百強、全國兒童醫院第四、廣東省兒科第一,來就診的患者中,90%來自深圳市外,75%來自廣東省外,最遠的來自澳大利亞。
04
4家區級醫院進入全國A級
值得關注的是,深圳的11家A級醫院中,有4家是區屬醫院。
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南山區人民醫院)在考核中有3項指標獲得滿分:
出院患者手術占比、出院患者微創手術占比、低風險組病例死亡率。
2016-2018年,該院的出院手術占比年均增長約1%;出院患者微創手術年均增長3%;低風險組病例死亡率連續3年為0。
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自2015年起牽頭全區的區屬醫院、社康中心組建了公立的羅湖醫院集團,成為基層醫聯體建設的“全國典型”,并被世衛組織推介。
羅湖醫院集團提出“讓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負擔、看好病”的改革目標,5年來羅湖區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由13.57%提高至41.59%,社康中心診療占集團總診療量的比例升至49.25%,傳染病、惡性腫瘤、腦卒中等的發病率顯著降低,看病經濟負擔大大減輕。
一直以來,業界都希望能有一把尺子,對公立醫院進行統一的評價和衡量,而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就是這樣一把科學的尺子,這是國務院統一安排部署,從國家層面上建立的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用同一個指標體系、同一個數據平臺對全國2398家醫院進行分析,能反映醫院的真實情況,讓不同醫院都能了解本院在全國同行中的位置,找到差距。
過去,業界也有不少“民間版”的排行榜,嘗試為老百姓的就醫提供參考。
相比之下,“國考”的尺子不僅僅考醫療質量的高低,還考醫院運營發展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包括全面預算管理、規范設立總會計師、資產負債率、萬元收入能耗支出等,是對醫院整體運行的一次全面考核。
它旨在推動三級公立醫院在發展方式上由規模擴張型轉向質量效益型,在管理模式上由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轉向全方位的績效管理,促進收入分配更科學、更公平,實現效率提高和質量提升,促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政策落地見效。
簡言之,就是以“全國一把尺”,引導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