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1月27日訊(記者 劉嘉敏 通訊員 楊紀歐)東湖公園菊花正開,老圍社區義工踏香而來。他們在草坪上玩游戲,在菊花叢中喜笑顏開,笑容比菊花還燦爛。為了感謝這一年為社區無私奉獻的20名義工骨干,傳遞“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11月26日,羅湖區桂園街道老圍社區開展了“團結奉獻,感恩有你”的義工團建活動。20名義工骨干在老圍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社工帶領下,玩傳球接力賽、合力用一支大筆寫隊名等集體游戲。平時,他們是以奉獻為樂的義工,此刻他們是頑童,忘情地投入游戲,齊心協力地完成挑戰。徜徉在菊花叢,他們三三兩兩,結伴而行,從不熟悉到熟悉,他們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20名義工骨干,有在職人員,有退休老人,有瑜伽老師,有學車教練,還有家庭主婦、全職媽媽。他們中年齡最大的78歲,最小的36歲。雖然年齡相差很大,但他們奉獻社區服務社區的志愿初心相同。這一年,20名義工骨干積極活躍在老圍社區的每個角落,配合社區的疫情防控、創建文明城市等活動,他們甘于奉獻,不計得失,體現了一名志愿者為國家為社區的勇于擔當和高度的責任感。
年初的社區疫情防控,溫寶珍、張振榮、張學銘等義工,不顧被感染的風險,勇敢地走出家門,來到社區,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堅守小區出入口,為居民測體溫、驗出入碼,他們身穿紅馬甲的身影,他們的鎮定從容,傳遞出的樂觀與希望,影響了很多人。創文期間,陳碧琴帶著三個孩子、陳志珊帶著兩個孩子,全家老少一起上陣,為社區清掃衛生死角;站崗執勤勸導交通。他們的孩子就是在這樣的志愿氛圍中長大,從蹣跚學步,上小學升中學,一直都是社區的小義工,他們默默地將無私奉獻的精神在社區里傳遞。
近年來,老圍社區義工隊在社區黨委的領導下,具有很強的凝聚力。他們中很多人把義工當成退休后的工作來做,每天活躍在不同的社區,身上常年背著義工服、站崗執勤的口哨和小旗子。深圳這個志愿者之都,在他們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