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1月28日訊(記者 劉嘉敏)無障礙城區建設,是城區幸福指數的生動注解,也是文明城市建設的關鍵一環,更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無障礙城區建設如何做?是擺在每個城區面前的命題,而深圳羅湖先行探索高密度建成區無障礙建設路徑,正式出臺了全國首個區級無障礙城區發展規劃,用實際行動書寫無障礙城區建設的答卷。11月27日上午,羅湖區殘聯理事長劉迅、黃貝街道辦事處主任鐘遠鋒聯合帶來“有愛·無礙——羅湖區出臺全國首個區級無障礙城區建設規劃”主題發布。
近期,羅湖區殘聯編制了全國首個區級無障礙城區建設規劃《深圳市羅湖區無障礙城區發展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從理念、制度與器物三維切入建立規劃體系,涉及設計標準、城市總體規劃、城市更新、無障礙環境建設、社會發展規劃、空間發展規劃、交通發展、信息無障礙等內容。在去年12月3日第28個國際殘疾人日上,羅湖區殘疾人聯合會成為深圳市無障礙城市建設紅榜首批上榜單位,是全市唯一上榜的區級殘聯。
無障礙道路系統規劃確?!爸匕踩薄靶械脮场?/strong>
“為了真正了解殘障人士的需求,我們在《規劃》編制前期做了大量的調研工作,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全區無障礙現狀調研,深入10個街道83個社區,深入挖掘現狀特征與建設需求?!眲⒀附榻B,羅湖區無障礙城區規劃立足于羅湖區未來發展實際,通過“了解現狀—提取問題—明確思路—形成目標—制定策略—規劃方案—控制要素—保障監督”路徑逐層深入,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計劃與保障措施,促進城區無障礙建設水平的全面提升。
“假設殘障人士要出門聽一場音樂會,那么則需要一個專門的人陪伴出行,如果可以獨立出行,相信殘障人士的生活會更加豐富?!鄙钲谑袩o障礙促進會會長余冠彬認為,無障礙城區建設,首要是交通設施。基于此,羅湖區無障礙道路系統規劃優先解決城區人行道、人行橫道、人行天橋與人行地道無障礙設施不足、不規范、不連續的問題,重點推進羅湖區與周邊城區各級道路、城區內各街道各級道路人行空間的無障礙銜接與標準化建設,確保“重安全”“行得暢”。
此外,常規公交系統占據羅湖區公交出行總量的60%,也是各類無障礙需求人士的重要出行方式之一。《規劃》要求城區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公交站點應進行無障礙專項設計,逐步提升城區無障礙公交站點占比。同時,《規劃》也重點關注到公交站點與其上位人行道路實現無障礙接駁,并銜接周邊其他交通節點的無障礙系統,方便各類障礙人群抵離站點。
“羅湖的無障礙城區建設也借助5G萬物互聯高科技技術和現代化科技手段,通過智慧的應用,讓無障礙設施功能更全面,更有利于使用?!眲⒀刚f,去年在深圳市無障礙城市建設紅榜首批上榜名單中的深圳榕亨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他們專注于智慧交通、殘障人士無障礙智慧出行服務相關系統及產品的研發、生產、信息無障礙軟件技術服務,利用高科技手段為殘障人士的智慧出行提供便捷、順暢、無障礙的出行服務,真正實現更安全、更快捷、更暢順無障礙的智能交通體系建設。“此外還有手語機器人、電動爬樓梯輪椅、可穿戴智能導盲系統等設備,我們也都在積極對接中,希望他們能夠更好地服務有需要的人士?!?/p>
力爭2035年無障礙覆蓋率達到85%
就在不久前,有一位獨居老人在家里突然感覺胃不舒服,但家里沒人、求助無門,于是老人按下了智能手環的“SOS”按鍵,求助信息傳到社康,社康工作人員不久后馬上到家里為老人進行治療,這就是黃貝街道推行的“線上”監護。鐘遠鋒介紹,“線上”監護的載體是智能手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智能手環為老人進行健康監測、GPS定位防走失、溫馨語音提醒等功能,在緊急情況下,則可以長按5秒“SOS”按鍵,發送求助信息,監護人員迅速趕到現場,讓獨居生活無障礙。
與此同時,黃貝街道積極做好“線下”服務,為獨居老人在衛生間加裝防滑地墊、安裝安全扶手、提供輔助器具等,開展無障礙設施和安全性改造。黃貝嶺養老中心也打造成為“在家門口的養老院”,集合社康、養老院、日間照料、長者食堂等于一體,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照料、膳食供應、休閑娛樂等服務,實現“養老不出社區,看病不離床”。
殘障人士、獨居老人等群體,都是無障礙需求人士,羅湖從他們的居住環境、休閑環境等多維度整體規劃,為他們提供更好、更便捷的生活環境?!兑巹潯芬笮陆ň幼^或建筑配置足量且合規的無障礙住房,并逐步推進殘障人士既有住房的無障礙改造,重點改造住房出入口、通道、家具、廚房與衛生間等空間的無障礙設備設施,增設緊急呼叫系統,提升殘障人士居家無障礙比例。
圍繞已建成的卻不完善的無障礙設施,羅湖也將逐步進行改造。《規劃》積極探索城中村無障礙建設新模式,逐步提升無障礙住房比例、優化城中村人行網絡、配置無障礙機動車停車位、改造公園綠地與廣場、增設無障礙標識導引系統、引入現代化管理與服務制度等,逐步提升城中村居住環境品質,提高城區無障礙城中村的比例。
《規劃》明確了2025年-2035年建設無障礙城區目標:2025年無障礙覆蓋率達到60%,2030年無障礙覆蓋率達到75%,2035年無障礙覆蓋率達到85%。深圳大學本原設計研究中心、無障礙所所長劉芳稱,這是一份立足羅湖城區實際的規劃,為破解無障礙設施建設破碎化、不連續的痛點提出了具體解決的方案,同時羅湖作為深圳最早的建成區,能夠反映城區無障礙設施在哪些方面還存在問題,對其他城區建設無障礙城區存在了借鑒的意義,希望羅湖能夠成為無障礙城區建設的樣本,提供可復制的“羅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