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2月15日訊(記者 劉嘉敏 通訊員 陳靜蓉)2020年即將邁入尾聲,為盤點深圳互聯網行業一年來取得新探索、新成就、新經驗,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12月15日,第三屆“圳能量”深圳網絡盛典舉行,現場為“2020年深圳優秀政務新媒體和自媒體”網絡評選活動暨新媒體爆款作品獎、第十四屆深圳網絡文化獎一等獎、深圳年度網民最喜愛幸福街道等進行頒獎。其中,羅湖區東曉街道榮獲2020年度網絡盛典“幸福街道”榮譽稱號。
2020年,東曉街道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委“1+1+9”和市委“1+10+10”工作部署,對照區七屆四次黨代會報告和區政府工作報告,圍繞把東曉建設成“四優街區”目標,以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棚改攻堅精神,闖關奪隘,為群眾解決了很多揪心事、煩心事,通過不斷改善居住環境、不斷開展關愛行動、不斷推進共建共治共享,居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也穩步提升,榮獲“2020年度幸福街道”。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筑牢疫情群防群控嚴密防線
如何提升群眾幸福高?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抓手,切實做好各項工作是關鍵。東曉街道加強黨支部規范化創建,落實黨支部提升晉級行動,結合“雙百”工程,扎實推進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和“四位一體”小區黨建示范點打造,對黨支部實施分級分類管理,推動建立5個五星級黨支部;加強黨建引領疫情防控,將黨建力量納入防控網格,成立10個臨時黨支部,組建28個黨員先鋒隊,設立60個黨員先鋒崗,筑牢疫情群防群控嚴密防線;提升黨群服務站功能定位。
疫情期間,東曉街道強化疫情防控措施,筑牢疫情防控嚴密防線,轄區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可控,經受住了戰“疫”考驗。做細做實重點地區人員來深返深管控和境外疫情輸入防控,抗疫反應及時、措施有力、效果顯著。快速精準打贏“8.14戰疫”,在最短時間內實現三個“應隔盡隔”防控圈范圍核酸檢測全覆蓋和社區清零,完成核酸檢測18.5萬份,為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作出示范作用。累計為1426名居家隔離人員、45名酒店隔離人員提供管理服務,實現社區零感染。
積極推進平安建設
推動群防群治常態化
在基層治理上,東曉街道積極推進物業服務企業參與社會治理,推動群防群治常態化。以項目管理模式推進“平安細胞”創建,創建2個安全文明小區。推進街道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建立1+6心理服務室,做好居民心理健康服務。有序推進草埔村重點治安區域整治,各類警情同比下降明顯,做好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對象監管率100%,重新犯罪率為“零”。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普及率100%,法治氛圍良好。
近兩年,東曉街道投入逾千萬資金用于消除安全隱患、提升改造14處綠化、升級改造16座社會公廁,讓群眾切實體會到安全、舒適和方便。強有力統籌協調推進菜市場綜合改造工程,切實保障居民“菜籃子”,先后推動完成翠苑市場、草埔綜合肉菜市場升級改造,其中新翠苑市場獲A5級高度評價。
關注民生大小事
良好家風弘揚到千家萬戶
近年來,東曉街道開展“民生”領航愛老計劃和云端里的“樂活”計劃,從“家庭照料”到“精神慰藉”上給轄區高齡老人進行關愛,提升轄區老年人的晚年品質生活。開展“家風大講堂”系列活動,以“忠、孝、禮、仁、信”5大主題,將優秀黨員的良好家風案例,在街道傳播,弘揚到千家萬戶。
通過共建共治共享,東曉街道探索基層治理由“單一供給”向“多元參與”的轉變,搭建信息化的停車共享平臺,基本解決轄區居民停車難題。截至目前,共33個物業小區,5個工業園區,9個商業樓宇,1所醫院,1個政府部門加入“共享停車計劃”,占轄區物管單位總數的76.6%,涵蓋實有停車泊位7805個,占轄區停車泊位總數近87.5%。已接入“東曉共享停車”平臺的停車場達到35個,預計還會陸續有停車場上線。通過推動商業樓宇、工業園區逐步釋放夜間泊位1525個,解決住宅小區夜間停車近50%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