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網評論員 王俞
今年的冬天,好像特別冷。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保暖問題也成為了家長們關注的焦點,熱水袋、電暖寶、暖寶寶、電熱毯等“御寒神器”也進入了家長們的購物車,成為陪伴在孩子身邊的冬日取暖物品。可是在取暖過程中,也可能導致娃“很受傷”。
近日,深圳市兒童醫院接收了一個三度燙傷的孩子,孩子被燙傷部位的皮膚已經全部壞死、發黑,形成了焦痂,最后還不得不做了植皮手術。造成這種傷害的“罪魁禍首”,就是我們身邊常見的取暖物品——熱水袋。
很多家長覺得熱水袋使用方便,溫度也不高,安全系數應該也會很高,應該可以放心地使用,但是這對孩子來說也有一定的危險。長時間接觸溫度達40-50°C的“保暖神器”,很容易造成低溫燙傷。低溫物體短時間接觸并無大礙,但是長時間接觸就如同“慢火燉肉”,會對嬌嫩的皮膚造成局部傷害。
因此,家長們在給孩子使用相關取暖物品時,要充分了解安全須知,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在有限的時間內安全、規范地使用。特別要注意,年幼孩子應盡量避免使用電熱產品;在給大一點的孩子使用電熱毯時,溫度也不要設定得太高,更不要整夜使用;使用熱水袋取暖時,外面要用布包裹隔熱;使用暖寶寶時,不要直接接觸皮膚;使用暖風機時,旁邊最好有人看護,盡最大的努力為孩子消除溫暖里的安全隱患。
當然,在家長們精心呵護的同時,我們也要努力培養孩子們知冷知熱的獨立生活能力。現在有部分孩子上小學了都還不知自己的冷熱,給他穿什么去,放學還是穿什么衣服回來,不知道熱了脫一件、冷了多穿一件外套。
冷暖自知,因此相較于家長和老師的耳提面命、千叮嚀萬囑咐,讓孩子們擁有獨立的辨別能力和行為能力更加重要。只有這樣,孩子才不會在溫暖的環境中受到傷害。
相關報道:
往期內容:
深網觀察 第305期|我們報道過的“問題童書”,檢察院也關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