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網觀察 第319期|智能化時代,需要保留一片“慢空間”
2021-01-13 18:03
來源: 深圳新聞網

深網觀察 第319期|智能化時代,需要保留一片“慢空間”

人工智能朗讀:

深網評論員 王容

近日,廣東再度升級健康防疫核驗系統。使用該系統后,無法出示電子健康碼的群體,尤其是沒有智能手機,或是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群體,可直接出示居民身份證進行實時健康防疫狀態核驗,用于替代電子健康碼,具有與電子碼同等的效力。

隨著數字化生活的推進,很多社會服務通過手機端即可完成。餐廳服務員讓顧客掃碼點餐,地鐵站出入口閘機需掃碼通行,醫院開始推行自助掛號,各種生活繳費在微信端即可辦理。智能化操作帶給大多數人便捷的同時,卻可能忽視了老年群體。廣東此次升級的健康防疫核驗系統,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現實不便情況,在遍地二維碼的時代,為老人騰出一片空間。

老年人往往不能熟練使用電子產品,對現在的智能化操作感到陌生。如果家里有老人,你可能經歷過他們拿著手機來詢問該如何操作的情況,子女一步步耐心地教,老人一下子記不住,下次問的可能是同樣的操作。隨著社會服務中人工窗口的減少,部分場合還需額外下載App才能開展相關操作。不熟悉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在智能化時代往往寸步難行,數字化提速讓這個問題愈發嚴重。智能操作不僅沒有給一些老年人帶來便捷福利,更有甚者,犯罪分子專門布設針對老年群體的電信詐騙陷阱,使其蒙受財產損失。

鑒于此,各地也陸續出臺舉措,推動解決老年群體在社會服務中遇到的技術難題。比如在車站、銀行、醫院等公共場所,提供必要的志愿者引導和人工服務,增設“無碼綠色通道”,保留現金支付及線下辦理渠道,還有社區聯系志愿者,組織起了“智能手機小課堂”,幫助老人學會使用智能手機。

公共服務是為了滿足更多人的需求,在講求效率和速度的智能化時代,老年群體需要更多關心關注。根據相關預測,“十四五”時期,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老年群體應成為社會服務的重點關照對象。在公共場所智能服務上,相關部門可適當采用更多替代性方案,在疫情防控、日常出行和醫療服務等方面,增加人工服務,商家也可研發更多符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特點、適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手機,多一些為老年人著想的貼心細節。


相關報道:

新科技卻成老人的“老大難”?白巖松:智能化生活“等一等”他們的步伐

新聞1+1丨是“智能”還是“只能”? 如何破除老年人的“數字鴻溝”?國家這樣出手


往期內容:

深網觀察 第318期|讓袁隆平先生遠離網絡喧囂

深網觀察 第317期|逆風雪前行的年輕脊梁

深網觀察 第316期|此心安處是吾鄉,留深過年新氣象

[編輯:馬靜欣]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亚洲欧洲国产1区二区 | 五月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久久中文大香线蕉综合 | 日本激情猛烈在线看免费观看 | 思思久久99热这里精品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