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網觀察 第323期|假貨叢生,二手交易平臺不能做“睜眼瞎”
2021-01-19 17:37
來源: 深圳新聞網

深網觀察 第323期|假貨叢生,二手交易平臺不能做“睜眼瞎”

人工智能朗讀:

深網評論員 濟愚

近年來,隨著低碳消費觀念的流行,二手市場也變得火爆起來。閑置物品通過低價交換,使用價值被重新激活,買賣雙方都能從中受益,也能促進低碳環保。移動應用自然也少不了“二手市場”的身影,閑魚、轉轉、拍拍等成為二手交易平臺的佼佼者。但是交易多了,不可避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江蘇省消保委最新發布的《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顯示,二手交易平臺買賣假貨、盜版網課、釣魚詐騙、非法銷售“贓物”等亂象叢生,超過93%的消費者表示在二手交易中遇到過問題,其中信息不透明、實物與照片不符問題占比最高,這也是消費者遇到的最明顯的問題。調查還發現,12個二手交易平臺均明確規定禁止發布假冒商品信息,否則平臺將做下架產品、限制交易、封禁賬號等處理。但是,部分平臺銷售假包、假表、假鞋等現象依然存在,甚至還有平臺面對售假行為姑息縱容,默認該行徑合理。

制假販假的危害是什么?不僅會造成消費者的財產損失,還包括損害品牌美譽度、擾亂市場秩序產生信任危機、損害其他合法生產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等等。“高仿”“復刻”,做得再真也是“假貨”,平臺卻睜只眼閉只眼,面對平臺上制假販假行為做“睜眼瞎”,聲稱“賣家不介意就行”更讓人大跌眼鏡。而在買到假貨后,由于二手平臺售后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缺少第三方處理糾紛的規則機制,買家只能吃“啞巴虧”。

和其他電商網站相比,二手市場交易仍處于野蠻生長時期,且處于監管的灰色地帶。此時,必須及時出臺互聯網二手交易平臺相關標準、強化平臺監督管理責任、完善二手交易信用評價機制、健全售后服務機制等,遏制住假貨蔓延的態勢,避免其成為“假冒偽劣集市”,二手交易才能獲得更加長遠的發展。

此外,消費維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很多消費者選擇吞下苦果。正因如此,普通消費者更需認識到,在購買二手物品時,要把好自己這一關,同時增強自己的維權意識。盡可能選擇信譽好、評價好的賣家進行交易,切忌貪小便宜吃大虧。如果遇到商品價格過低,就要多留出一個心眼,提高警惕。為了確保安全,要避免在平臺以外進行資金往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相關報道:

閑魚、轉轉……這12家平臺或被約談 有的竟公開售假

利用二手平臺詐騙,福田警方抓獲嫌疑人,串并4宗案件

二手奢侈品市場銷售活躍 網友:商品靠譜嗎


往期內容:

深網觀察 第322期|杜絕“白色污染”的關鍵一步

深網觀察 第321期|年輕人整容之前,不妨想一想歐陽詢

深網觀察 第320期|平平安安,才能過好年

[編輯:戰旗]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日本精品一二区性爱片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 亚洲一区视频香蕉 |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一本大道香蕉动漫五月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不卡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