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月28日訊(記者 劉晨)履職盡責促發展,凝心聚力啟新程。2021年1月28日上午,深圳羅湖區政協五屆六次會議開幕,羅湖區政協主席吳裕中向大會作工作報告,回顧2020年工作,提出2021年工作計劃。
吳裕中指出,過去的一年,羅湖區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市政協的有力指導和中共羅湖區委的堅強領導下,抓住“雙區驅動”重大戰略機遇,緊緊圍繞區委七屆四次黨代會的工作部署,在把握新時代新使命中主動擔當作為,在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中服務中心大局,在加強思想政治引領中廣泛凝聚共識,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促進羅湖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為服務改革發展大局交出了新的答卷。
140件立案提案全部辦結
從點到面匯聚力量服務大局
2020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也是“十三五”收官之年,羅湖區政協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強化履職盡責。落實監督、精心議政、深度協商,從點到面充分履行職責,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2020年區政協共收到提案161件,共立案140件,目前已全部辦結答復。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下,羅湖區政協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投身各項工作。捐款1800多萬元,捐贈醫用口罩137萬個、隔離衣5萬件,累計超過1億元;掛點服務16個社區、60家重點企業協調復工復產。提出《關于聚焦夜間經濟,助力羅湖疫情后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議》提案,助力夜間經濟活動舉辦,激發了羅湖夜間經濟潛能,助力羅湖復工復產。
在聚焦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方面,羅湖區政協精心議政、深度協商,為“深港口岸經濟帶建設”、城區品質提升和產業聯動發展提供政協力量,如提出《關于加快規劃建設羅湖深港口岸經濟帶,構筑深圳先行示范區和粵港澳大灣區重要平臺的提案》,推動羅湖經濟建設。
民主監督方面,以民主監督組為抓手,將涉及11個部門和相關街道主辦的19件提案分發相關民主監督組;針對垃圾分類問題提出《關于優化垃圾分類的建議》,開展小分隊監督方式,充分聽取意見建議,督促辦理單位落實提案,促進相關措施有序實施。
每年資助每戶幫扶家庭9600元
從行動中切實體現為民履職盡責
2020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為更好助力“雙區建設”歷史任務,羅湖區政協也積極參與,凝心聚力助推發展。
針對城市品質提升和城區治理等方面,羅湖區政協充分發揮作用。圍繞“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在優化交通頂層設計、提高交通協同通行、停車場立體化改造等方面建言獻策,更好服務大灣區發展;深化梧桐山風景區保護開發利用路徑研究,就片區水源保護、污水截排、交通優化等提出建議,推動綠色發展;落實垃圾分類政策,開展垃圾分類專項監督,采用小分隊監督等方式,實地察看點位21個;資助筍西和文華2個社區,組建應急志愿者救援隊,提升社區應急處置能力;在推進共治機制等方面提出建議15條,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強化社區自治與服務功能。
在辦好民生實事方面,堅持把助推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作為年度履職重點。發揮委員公益基金作用,資助社區公益項目19個、幫扶50戶困難家庭,每年為每戶幫扶家庭資助9600元,開展心理援助528次,資助“風雨蘭”行動項目,獲“鵬城慈善典范項目”;捐資44萬元改造15戶危房,通過產業扶貧,拓寬增收渠道,每個貧困戶年分紅約3000元,
六項工作要求
為“灣區樞紐、萬象羅湖”貢獻政協智慧與力量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吳裕中指出,羅湖區政協將緊緊圍繞區委七屆五次黨代會的工作部署,永葆忠誠本色,永立一線意識,永揚創新精神,堅持發揚民主與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與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在奮力開啟“灣區樞紐、萬象羅湖”建設新征程中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強化政治擔當。持續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完善制度重學習,深入調研轉化,抓實黨建聚力量,夯實團結奮斗的思想政治基礎,充分發揮指導實踐作用,最大限度地把區委的主張轉化行動。
強化主責主業。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搶抓“雙區建設”和深圳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機遇,把助推“灣區樞紐、萬象羅湖”擺在首位,通過健全協商規則,落實協商計劃,豐富協商形式等為“十四五”規劃實施獻計出力。
強化監督力度。通過抓好監督員學習培訓、全面指導、監督成果轉化工作,充分發揮政協民主監督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作用,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的貫徹落實情況開展民主監督。
強化制度機制。堅持完善提案辦理、界別揮發、深化聯動制度,推進工作制度在堅持中發展、在鞏固中完善,不斷提高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水平。在重大戰略、重要項目、重點提案等方面建言資政,為羅湖蝶變振興貢獻力量。
強化人民至上。堅持人民政協為人民的初心使命,著力把人民至上、造福人民貫穿政協履職全過程。拓展基層協商民主渠道,助推社區治理水平提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羅湖,充分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強化能力提升。通過牢固樹立一線思維,以創新的理念和務實的舉措,扎實推進政協自身建設。培育忠實履職,壓實責任,務實高效的政協成員,通過組織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完善學習、培訓、成長制度,為委員的不斷發展幫扶、示警和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