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接種新冠疫苗是全民關注的焦點。除了新冠疫苗,我們常接觸的還有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狂犬疫苗、脊灰疫苗等。關于疫苗,網上有多種傳言,哪些才是真相呢?
謠言1:已經接種過,沒有必要進行第二劑次疫苗接種
真相:在實際的疫苗接種當中,為了延長抗體的存活時間,一般會進行多劑次接種。
比如乙肝疫苗、百白破聯合疫苗和脊灰疫苗等,至少需要完成三劑次接種才能使身體產生足夠的免疫力。此外,隨著時間延長,抗體的濃度會逐漸降低,所以有些疫苗還要進行再次接種以加強效果。
謠言2:疫苗尚有若干不為人知的長期不良反應
真相:疫苗注冊上市要經過一系列的臨床研究。疫苗的大多數反應通常都是輕微和暫時的,而疫苗所預防的疾病產生嚴重危害的概率非常大,有些疾病甚至會導致死亡。疫苗所帶來的益處要遠遠大于它的風險。
謠言3:大家都打了疫苗,所以我不打也行
真相:只有形成了牢固的免疫屏障,才能預防和控制疾病的傳播。我們不應僅依賴身邊的人來阻止疾病傳播,我們自己也應盡到個人的一份力。
謠言4:通過疾病獲得免疫比通過疫苗獲得好
真相:疫苗與免疫系統相互作用產生的免疫反應與通過自然感染產生的免疫反應類似,但疫苗不會導致疾病,也不會使受種者受到潛在并發癥的威脅。相比之下,通過天然感染獲得免疫可能會付出高昂的代價。例如,b型流感嗜血桿菌(Hib)感染會導致精神發育遲緩,風疹會導致出生缺陷,乙肝病毒會導致肝炎甚至肝癌,麻疹則能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