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睡眠衛生教育嗎?怎樣能改善失眠?
睡眠也要講究衛生嗎?是的,失眠患者的衛生問題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臥床時間太長。患者努力加強睡眠意念,但實際情況是越努力越睡不著,隨之出現睡眠的挫敗感、消極期待和焦慮,從而產生錯誤的信念和態度。
很多患者都認為正常人躺下不一會都會入睡,其實人與人之間,這一夜與那一夜之間的睡眠是存在差異的,入睡時間或夜間醒來在30分鐘或以內都是正常的,因此慢性失眠者應進行規范化的睡眠衛生教育。
睡眠衛生教育或干預的目的是減少或排除干擾睡眠的各種情況,以改善睡眠質和量的行為與環境。這些行為包括:
1.日間減少興奮性物質(茶、咖啡)的攝入,尤其下午或晚間,臨就寢時避免煙酒。
2.規律鍛煉,但不是在就寢前3小時之內。
3.傍晚或睡前避免打盹。
4.保持規律的就寢和起床時間。
5.避免在床上進行非睡眠相關性活動,如看電視、閱讀、吃零食、看電腦、看手機、看ipad、打游戲、打電話、聽廣播。
6.避免臨就寢時從事興奮性活動如工作、思考或談論緊張性話題等。
7.避免就寢前飽餐,睡前2小時最好不進食。
8.臥室環境應黑暗、無干擾性噪音,溫度適中,保持枕頭、被子、床墊、床單的舒適。
9.睡眠中醒來不看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