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網觀察 第334期|把握好青少年使用手機的“度”
2021-02-03 18:02
來源: 深圳新聞網

深網觀察 第334期|把握好青少年使用手機的“度”

人工智能朗讀:

深網評論員 婧歆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明確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后應將手機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通知》一經發布,立即引發社會熱議。

智能手機的普及,已經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這個“一部手機走天下”的時代,無論走到哪都隨處可見“低頭族”。商場、餐館、快餐、奶茶店,三五成群集聚在一起玩手機游戲的人屢見不鮮。智能手機對生活的便利,讓越來越多的人“機”不離手,而首當其沖的便是青少年。

誠然,智能手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捷,但青少年群體自控能力較差,容易對手機過度依賴。網絡虛擬世界的諸多“誘惑”,已經嚴重影響到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學業發展。從客觀上來說,這也反映出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陪伴缺位、很多時候以手機溝通代替日常交流的現象。

教育智能化、信息化是互聯網時代技術迅猛發展催生的產物。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各地學校開展網課教學,觸發了互聯網時代學校教育的巨大變革。借助網課的名義,一些中小學生理直氣壯地長期使用手機。返校復課后,一些學生帶手機進學校,影響了課堂秩序與教學質量。禁止學生攜帶手機進入校園,確有其必要性。

《通知》中指出,學校要通過多種形式加強教育引導,讓學生科學理性對待并合理使用手機,避免簡單粗暴管理行為。各校要做好家校溝通,家長應切實履行教育職責,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工作指導,及時解決學校手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教育督導部門要加強日常監督,確保有關要求全面落實到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禁用手機的重要目的,是培養青少年的自律能力。高科技要從娃娃抓起,要想讓孩子與手機、電腦完全隔離,已經不太現實。在落實教育部的通知要求基礎上,家校還要聯合起來,科學有效加強對學生使用手機的管理,引導他們合理使用手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獲取知識,讓其成為助力學生成長與學習的一大有利工具,而不是與不良信息之間的媒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打造數字化學校,讓孩子在老師的帶領與督導下,高質量高效率開展互聯網教育,把握好學生使用手機的“度”,讓學生與手機之間保持合理距離。

相關報道:

教育部發文“學生不帶手機進校園”引熱議,專家這樣建議

新華網評:教育部出手“禁”手機,只是第一步

往期內容:

深網觀察 第333期|十一年后,她再次感動中國

深網觀察 第332期|自助過街按鈕,是不是“雞肋”?

深網觀察 第331期|疫情防控大事,豈能P圖取樂?



[編輯:孫遜]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亚洲欧洲另类中文字幕 | 日韩福利在线看 | 在线视频免费国产午夜 | 亚洲性爱视屏在线观看 |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观看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