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3月9日訊(記者 梁榆其)這兩天,深圳龍崗兩名女孩給停車禮讓的車主鞠躬致謝的視頻刷爆了朋友圈,在某搜索引擎的相關關鍵詞搜索結果有44萬多。姐妹倆的暖心之舉讓市民感嘆深圳學生高素質的禮讓行為,紛紛點贊深圳學校的德育教育以及深圳的城市文明程度,許多網友也從中感受到滿滿的正能量。
龍崗區華城學校:養成教育內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近日,這兩位鞠躬小女孩找到了,她們是龍崗區華城學校的學生,姐姐(五年級一班)黃慧玥和妹妹(二年級二班)黃鈺煊。3月8日,深圳市交警局民警走進學校,公開表揚兩位學生文明的舉動。
視頻中兩位身穿深圳校服的女孩朝停車禮讓的車主鞠躬致謝。
更多網友好奇的是,這兩位小女孩在學校和家庭中受到了怎樣的德育教育?龍崗區華城學校校長李士慶介紹,學校一直很注重對學生的養成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禮儀教育、感恩教育是學校養成教育中的重點。本學期開學典禮就邀請了龍城交警中隊警官熊卉紅,給學生們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強調遵守交通秩序,文明過馬路等。
龍崗區華城學校開展安全教育的主題講座。(學校提供資料圖)
據了解,龍崗區華城學校德育處、安全辦在開學初就制定了德育安全教育計劃,對德育、安全教育內容有明確要求,常利用升旗儀式、紅領巾廣播、班隊會加強教育,板報、宣傳欄等環境文化無聲浸潤,正面引導學生,讓學生把安全、文明禮儀等養成教育內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龍崗區華城學校開學典禮的交通安全教育。(學校提供資料圖)
龍崗區華城學校德育主任習道旗表示,學校在開學第一天上午安排德育教育的主題班會,班會內容有愛國、衛生、安全、垃圾分類等。不僅如此,學校還會邀請吉祥社區的專家定期開展主題講座,圍繞學生心理健康、法治、憲法教育、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爸爸曾教育過我們,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尊重,車子停下來等我們過馬路,我們應該感謝他。”姐姐黃慧玥說。習道旗表示,兩個孩子能做到這些,不僅是學校的教育,跟家長的教育也有密切關系。
龍崗區華城學校邀請專家給學生上憲法教育大講堂。(學校提供資料圖)
給讓路司機鞠躬致謝的姐妹黃慧玥、黃鈺煊。
福田區紅嶺中學:德育教育需要教師和家長帶頭學習
德育教育是面向學生的教育,更需要教師和家長帶頭學習。福田區紅嶺中學副校長劉仁淮認為,老師是社會道德的守護者,學校的德育教育對象要同時面向學生、教師和家長,德育教育要由教師帶頭學習,能宣講黨史,把德育教育的成果從學生延伸至家長。
此外,福田區紅嶺中學不定期地舉辦“紅嶺大講堂”,邀請行業大咖給予學生在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主題講座。劉仁淮介紹,學校組織老師不定期地開展德育工作大會,與各分部的德育主任和團委書記討論以及分享德育教育經驗與做法。
在德育教育常規方面,福田區紅嶺中學在德育教育中重點強調需要加強的部分,并將理想信仰、意志品質、愛國情懷、心理教育、常規德育相結合,把德育教育融入于日常教學活動中。
深圳全市少先隊員普及文明禮儀推進思想道德建設
為培養全市未成年人的良好道德行為習慣,市教育局組織開展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活動,各中小學校利用微信公眾號、校園廣播、黑板報等宣傳“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傳承美德,共組織宣傳活動800場。
2020年,深圳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主題開展小手拉大手系列活動,通過主題隊會、入隊儀式等形式,在全市少先隊員中普及文明禮儀,提升文明道德意識和培養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全市約有12萬人中小學生走進所在社區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系列活動“垃圾分類小義工”。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廣泛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動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分別圍繞“我和特區共成長”演講比賽和“我看深圳四十年”社會實踐活動的方式,鼓勵學生發現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以來具有代表性的街道、建筑物,發掘特區建立過程中“開拓創新、誠信守法、務實高效、團結奉獻“的深圳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此外,深圳還開展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通過“展、拍、播、講、創”五種進行全媒體展示,將傳統文化活動有機融入中華傳統美德進校園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