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3月19日訊(記者 劉嘉敏 通訊員 林毓瑛)“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深圳的人大代表提了什么建議?”“今年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哪些新舉措惠及職工?”3月19日上午,在羅湖區首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宣講基地”——羅湖區人大代表之家內,傳出了人大代表與工會職工的積極發問。
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按照市人大常委會的統一部署,羅湖區人大常委會與區總工會共同策劃了這場全國人大代表到羅湖傳達全國人大會議精神宣講活動,邀請在深的工人界全國人大代表楊飛飛向羅湖區的人大代表、職工代表傳達宣講全國人大會議精神。
五個方面傳達全國人大會議精神
本次宣講分為五個方面:一是兩會相關知識;二是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概況;三是習近平總書記下團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四是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精神傳達;五是個人履職收獲與感想。
楊飛飛代表首先指出,今年兩會能夠如期舉行,說明了我國新冠疫情控制取得了重大階段性勝利!隨后,他通過介紹為什么兩會在三月召開、政協會議為什么比人大會議提前、議案如何提出、在深圳的10位人大代表等,讓與會人員驟然與“兩會”這件我國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拉近了距離。
楊飛飛代表重點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會期間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帶領與會人員學習了大會各項報告的內容,并結合自己一線工人勞動者的背景解讀了與職工相關的政策舉措。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等政策文件,從頂層設計上破除“唯學歷論”的思想觀念,啟動規劃“學歷證書+技能證書”的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他感慨道,我國大力推動制造強國戰略,正在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邁進,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許多職業技術人才,職業技術工人大有可為!并建議在座職工代表,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未來的產業工人不僅僅是掌握一門技術,更需要建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使自己的知識、技術和能力能夠滿足產業的轉型發展。
交流互動環節聚焦保障勞動者權益
到了交流互動環節,與會人員提出了“網絡平臺、網約車機構等新業態新組織沒有傳統的勞動合同關系,如何建立工會、實現勞動者維權,在工會法層面需要進行規范和保障?”“目前對產業工人的激勵和保障措施都不到位,與國家倡導的‘工匠精神’定位脫節,深圳可以先行先試,加強產業工人的隊伍建設。”“工會法規定200人以上的企業要配備專職工會工作人員,但在現實中大部分民營企業都無法落實,基本都是兼職工會工作者。經費保障和組織保障的不到位導致企業工會無法正常發揮作用。”“法律規定公司治理機構要求有工會代表,現實中一些外資公司、民營企業以保護商業秘密為由,不落實這個規定,法律上沒有相應的保障。”“工會法規定的集體協商制度難以落實。一方面,企業和工會主體事實上的不平等導致集體協商難以實現。另一方面,現在民營企業很多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工資是保密的,導致集體協商事實上難以進行。”等事關勞動者權益的意見建議,希望在座的各級人大代表通過代表建議替一線工人勞動者發聲。
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總工會主席盧耀明表示,自2019年7月羅湖區人大常委會首創的整合“工人之家”資源的人大代表之家成立,該代表之家的定位之一就是聯系工會、聯系職工的平臺。近兩年來,羅湖人大代表之家整合代表和工會資源,開展了多場面向職工的專題培訓講座,也在教師節、護士節、婦女節等節日為特定職工群體舉辦活動送上節日祝福,拉近了人大代表與職工的距離,發揮了代表主體作用,讓職工倍感溫暖。
盧耀明強調,今年的全國兩會是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是當前的重要政治任務,工會代表、職工代表會后要在企業中做好兩會精神的宣傳。
據了解,深圳市人大常委會選聯任工委近期積極做好各區落實全國人大代表傳達全國人大會議精神宣講活動,切實發揮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宣講基地”宣教作用,進一步加強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推動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精神走入基層、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