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1日起,廣州市內的大型銀行網點,基本可以實現“刷臉取款”。銀保監會同時強調:智能設備推廣使用,不等同于存折、銀行卡退出市場。
記者在廣州市天河商圈的銀行網點發現,具備“刷臉取款”功能的ATM機等智能化設備已經上線。林先生使用刷臉功能,三分鐘就成功取到錢。
廣東廣州市民:只需拿著我們自己的手機號碼輸入,就通過人臉識別的過程,就能實現存錢、取錢交易。再也不需要擔心出門沒有帶卡或者取完錢把卡落在機器上的問題。
銀行表示,客戶首次使用刷臉功能,可通過ATM機、柜面和手機銀行開通,后續也可通過柜面和手機銀行關閉。不過,“刷臉取款”雖然體現了科技改變生活,但是,并非每個人都可以立刻接受。
銀行工作人員:刷臉功能與人行聯網核查系統、公安部相關系統直聯對接并加密傳輸,行內系統本身不留存客戶的人臉識別信息,個人信息安全可以有效保證;該業務僅支持客戶本人辦理,對人臉識別不通過的拒絕交易。人臉識別通過的同時還需進行密碼校驗,客戶的個人資金安全也能有效保證。
刷臉業務一般是通過限額管控從而降低業務的風險。如果通過刷臉業務來取錢,一般每天的限額是幾千元。但個人根據需求,可以與銀行聯系取款的日限額。銀行方面強調,目前銀行的智能設備既具備“刷臉取款”功能,也有銀行卡存取款功能。同時會尊重使用紙質存折、存單的習慣的人群,并做好相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