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2021年4月14日訊 電影、電視劇上映時,我們經常會在一些短視頻App上,看到一些博主發布的“五分鐘看完一部電影”、影視剪輯片段等短視頻,但是這些可能涉及到侵權問題。近日,包括行業協會、影視公司及視頻平臺在內的73家機構發布聯合聲明,聲討短視頻的侵權行為。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
把別人的原創影視作品,進行分割切條播放,稱“5分鐘帶你看完一部大片”。
直接引用別人的影視作品內容,進行所謂的吐槽點評,這算二次創作嗎?
網絡視頻:今天跟大家吐槽一下《風起霓裳》,這部劇翻拍自小說《大唐明月》,只是借了個唐朝歷史的外殼,畢竟李世民都拍成那個弱智樣子,整部劇里有智商的角色也少得可憐,這又是一部不需要帶腦子看的下飯劇。
還有,通過剪輯已有的經典影視作品,重新設計所謂的劇情,加入自己的形象。
短視頻成為互聯網知識產權侵權高發地帶
在現如今火爆的短視頻平臺上,這樣的拿來主義,算不算侵權?有沒有損害原創的權益?這幾天,就有73家影視機構發布了聯合聲明,這類作品可能涉及到侵權問題,也引發了各方關注。
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會長尤小剛:包括有平臺、制作單位,都向協會反映,希望協會能夠在4月26日跟大家一起發出這個呼吁,因為4月26日是世界版權日。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自媒體和短視頻平臺的高速增長,短視頻已經成為互聯網知識產權侵權的高發地帶。一些熱門電視劇、原創的綜藝節目,還有院線電影,更是淪為被侵權的“重災區”。
某影視播放平臺工作人員:基本上熱播劇一上線,很短時間內,短視頻平臺、媒體的創作者就已經把它做了切條。
除了維權,73家影視機構的聯合聲明,也呼吁短視頻平臺和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能切實提升版權保護意識,真正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
律師劉康康:聯合聲明中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和《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在法律層面還有《網絡安全法》,在法規層面還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完全符合當前法律法規的規定。